“高铁旅游”是指高铁对游客的旅游观念所产生的冲击,以及重新缔造的旅游理念和业态。2015年,丽水高铁正式通车,这标志着丽水迈入了“高铁时代”,跨入了“长三角一小时城际快速通道”与“杭州一小时交通圈”。众所周知,丽水旅游业长期受制于交通不便这一瓶颈,高铁通车意味着丽水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高铁旅游时代。在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完成后,预计到2020年,金丽温线每日到发全国各地的列车达59对,年客运量将达到3
233万人,其中,丽水站将达到298万人次;预计到2030年,金丽温线每日到发全国各地的列车将达87对,年客运量高达4
846万人,其中,丽水站将达到435万人次。交通的便利为丽水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机遇,其旅游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高铁时代”丽水旅游饭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在高铁旅游时代,丽水旅游饭店的潜在客源将进一步扩容。高铁的出现,引发了“时空压缩效应”,缩短了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大大降低了交通时间成本。“时空压缩效应”实现了旅游者跨区域的快速外部交通,使“异地日常休闲体验游”成为常态。对一直受制于外部交通不便的丽水旅游业而言,高铁带来的游客增长量将会更加明显。高铁改变了丽水传统的旅游客源市场,使上海、福州、苏州、常州、南京、南昌等城市从二级、三级客源市场变成一级旅游市场,使长三角城市群的居民到丽水旅游成为可能。可见,高铁的通车,使丽水游客持续增长,给丽水饭店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
(二)挑战
1.丽水旅游饭店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高铁的开通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同城化效应”也随之出现,让“游在丽水,宿在他市”“千里高铁半日还”等现象成为可能。因此,在高铁旅游时代,丽水饭店面临着金华、温州等高铁沿线城市饭店的冲击,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也就是说,其竞争不再局限于丽水范围内,而是扩大到周边高铁沿线城市。毫无疑问,丽水旅游饭店能否抓住高铁旅游这一商机,关键取决于自身竞争力。如果缺乏竞争优势,就会使“游在丽水,宿在他市”成为常态。这样,丽水就会步入“过境游”“接待游”的恶性循环中。
2.高铁旅客会给丽水旅游饭店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铁旅客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往往是平时忙、收入高的都市白领、精英。他们的旅行、住店经验比较丰富,并热衷于高端化、商务化的旅游产品。因此,往往会选择下榻至中高档旅游饭店。这就给旅游饭店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饭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及环境。而丽水饭店要想分享到高铁旅游市场这块大蛋糕,必须迎合高铁旅客的需求,在品质上下功夫。
二、“高铁时代”丽水旅游饭店发展的对策
(一)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吸引并留住人才
饭店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丽水,饭店人才问题恰恰是其发展的短板,人才“招聘难”“留人难”已成为业界的常态。随着高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问题将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是“高铁时代”丽水饭店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将本地高校打造成人才培养基地,吸引并留住高校培养的饭店高端人才,是当前丽水饭店企业解决人才问题的一大切入点。
1.有计划地将人才培养工作渗透到高校教学阶段
为吸引毕业生到饭店工作,希尔顿饭店与餐饮学院合作,推行了一项“高中与旅游业”的项目研究。丽水饭店业可以借鉴这一做法,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尽早从相关专业的学生中挑选培养对象,并将之纳入饭店储备人才培养队伍中。可见,人才培养工作不是从招聘开始的,而是从培养对象的高校学习阶段开始的。在“双元制”理念的指导下,让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工作,已成为众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因此,丽水饭店企业将人才培养工作渗透到高校教学这一做法,必定会得到高校的大力支持。具体做法如下:争取机会选派中高层管理者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担任兼职教师,借机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选取饭店企业的成功人士到高校开设专题讲座,现身说法引导学生到饭店行业就业;节假日,各旅游饭店可邀请“培养对象”到合作的饭店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饭店管理的相关运作流程。
2.争取机会与本地高校的旅游专业学生接触
丽水饭店企业可以将饭店打造成为2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以实现与学生的接触。一是以顶岗实习的形式配合高校完成实训教学,让饭店基层管理者担任实训课指导教师,从而提高实训内容的有效性。二是吸引学生到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