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做好国企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2017毕业论文下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更直接的面对市场,做为企业的员工既是劳动者、也是财富的创造者;既是领导战略的执行者、也是具体战术的实施者。教育、宣传、带动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员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们每一位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领头雁、排头兵”,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思考:
  


一、以“仁”为本,营造风清、气顺的工作环境。
  以“仁”为本,是企业和谐发展之根本

。仁,

中国儒
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仁心,即人皆有之的关爱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不持强凌弱,不仗势欺人,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学术上的差别,没有尊严上的高低。相聚一起,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领导的战略意图,在这个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出色的完成个人的岗位职责,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相信在这种仁爱之心的指引下,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员工作。“良禽择木而息,明君择主而事”只有构筑和谐的工作环境,我们才能招纳四方贤士,共创美好事业。
  二、以“义”育人,培育员工的团队意识。
 

 以“义”育人,可培养企业团队精神。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其身正,不立而行。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要坚决不做。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一个整体,而如何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追求。员工的思想可以说千差万别,想法各异,如何把思想统一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就必须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团队才会是有战斗力的和谐团队,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有这样一则事例:日系车发展较晚,起步较低,可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占据了欧美较大市场,为此,大众通过对日系车辆进行认真拆检,结果发现每一个零部件都不如大众的质量好,但是日系车通过组装起来后,整体性能就比大众要强好多,原因就是日系车在研发时强调整体性能,而不是单个部件局部性能,这就是日系车很快走红的道理。如果思想不能高度统一,行动不能保持高度一致,各自为政,或者相互拆台,纵使个人的能力再突出,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同舟共济,只有每台机器良好运转,每个目标得到良好的定位,保持驾驶应有的正规了望,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拼搏奋斗,企业才会蓬勃发展,“众人拾柴火焰高”就是这个道理。
  三、以“诚”待人,建立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至始至终都需要人的力量直接参与,可以说人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直接推动力。离开了人,一切活动都是纸上谈兵。在现代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下,如何有效地开发好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好人力资源,是企业能否不被社会淘汰的关键所在。
 一个企业素质的高低、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员工素质。如何提高员工的素质,成为现代企业共同共同关注的热点。首先建立一个有利于选拔优秀、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用人机制。在现代企业经营中,企业需要特定的人才,选拔能干高效员工并配备到合适的岗位,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基础,也是成功的关键,“用人唯贤”而不是“用人唯亲”决定了企业的用人机制,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员工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使他们安于工作、乐于工作、勤于工作,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发挥个人潜力,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以“信”为贵,构建奖罚分明的制度体系。
  四以“信”为贵,构建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是做人之本、兴业之道。作为企业,是非分明、奖罚分明就是最好的诚信!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懂得企业的理念,弘扬、提倡什么,反对、抵制什么,才能在公司形成一种主流,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特别是对一段时间某些好的做法给予及时的表彰和奖励,既是对全体员工最好的诚信,对全体员工最大的鼓励,又能展现领导的诚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的宣传、推广和感召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虎头蛇尾的现象:制度或者计划制定当初,决策者往往信心百倍,冲劲十足,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或者说是几乎难以实现的障碍,因为新的制度难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