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各医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整体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各类医疗设备逐渐齐全,为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保障。在实际情况中,我国虽然在医院会计核算方面制定了多项法律规范,但是这些制度规范已经不能较好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形式,而且许多医院内部制度不够完善,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致使会计核算质量不高。因此,医院管理人员必须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优化,加强会计核算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从而更好地保障会计核算质量,维护医院的正常经营。
一、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现状
医院在实际经营中,受自身内部条件以及多种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会计核算会出现多种缺陷,会计核算数据与医院实际经营情况不相符,进而给医院多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管理人员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很多医院的会计核算模式缺乏适应性和科学性,不能较好地符合社会环境的变化形式,核算依据不够充分,致使核算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很多医院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模式,这种核算模式下产生的各种会计数据难以较好地反映出医院的实际经营情况,从而给医院多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在收付实现制条件下,医院的收支项目在一定时间内会存在不一致现象,实际情况中,由于医院有些费用不属于经常性支出,不一定在每个会计季度内发生,但是当其发生时,在会计年度内的支出就会迅速增加,而收付实现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效果并不理想,致使相应的结余下降,各类会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降低。医院实际经营中,支付环节与采购环节存在一定分散性,当医院采用常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时,就会很容易导致各种会计数据出现错误,进而影响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实际经营中,一些医院在对自身资产进行核算时,大都只对固定资产的原值进行核算,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没有进行有效考虑,而固定资产的重新整合一般需通过一定修购基金实现,进而导致会计核算数据出现问题。一般医院会在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转出等方面制定出相关的核算标准,但是没有对固定资产的损耗核算进行有效考虑。如果固定资产的使用周期出现增加现象,医院固定资产中的账面值与净值就会出现不匹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固定资产原值中并不包含一定的资产损耗,将会导致医院资产总量出现虚增问题,相应的会计账目难以对医院的实际负债水平进行准确反映,进而给管理人员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折旧费用属于成本中的重要内容,但是许多医院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对折旧费用没有进行有效考虑,致使核算质量不高。
在实际成本核算过程中,医院主要对经营性业务采取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对非经营性业务应用收付实现制不核算成本方式,但是经营性业务与非经营性业务并不存在明显界限,在成本费用的分配上会出现较大问题。如果非经营性业务的成本不进行核算,将难以明确相关财务数据,进而出现多种隐患。这种成本核算方式不仅给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医院中,受医院规模、医院环境、医院待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职业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一般都在大医院发展,致使一些小医院的会计人员在职业素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会计成本核算造成较大影响,给医院的正常运作带来危害。在实际生活中,相应行业规范要求医院在对会计人员进行招聘时,必须严格审核会计人员的会计资格证,凭证上岗,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医院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招聘会计人员,忽视了对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审核,致使一些不符合职业规范的人员进入会计岗位,不仅给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为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埋下了隐患。很多医院管理人员不注重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而社会环境又在不断发生变化,致使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难以满足医疗事业进步的需求。由于医院会计人员的数量一般较少,而医院实际运作中相关的业务项目又较多,致使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会计核算数据并不准确,对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了较大影响。
二、医院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1.加强对权责发生制的应用
在医院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核算依据的选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医院自身制度、医院业务项目、医院经营状况等内容,一般情况下,医院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模式,在实际情况中,医院的业务类型较多,如果只应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将难以保障相关会计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给医院多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