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管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探索 2017毕业论文下载

科学研究绩效评价是对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现实或潜在价值所进行的价值判断,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结果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投入,势必决定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高校的发展。随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和高等学校的学术繁荣,我国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越来越受到高校管理者及研究人员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高校教师在科研绩效评价方面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在高校科研管理实践中,仍存在依靠直觉、凭借经验或遵循的所谓“最佳实践”来做出决策的现象,忽视了科学证据的使用。这使得在科研绩效评价方面开展的科学研究难以触及管理实践而失去价值,我国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实践缺乏科学证据的广泛使用,缺乏用可靠的证据来支持决策。如何运用科学的科学证据来保证科学决策对高校教师绩效评估更有效,本文基于证据的管理——循证管理(Evidence-base


Management),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视角。以证据为基础的管理强调应用证据进行管理决策,在最佳证据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而不是仅凭经验和直觉,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探讨循证理念在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估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提供新的视角,也对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一、循证管理理念的发展
  循证管理(Evidence-base

Management)是以最佳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组织行为。证据是指“关于一个信念或事实是否正确及有效的可以获取的信息”。循证管理理论源自于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Evidence-base

Medicine),循证医学的其实质和精髓就是“以可以获得的最有效的临床证据诊断和治疗病人”。循证医学是将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的技能、经验和病人的期望与价值观的三者进行完美结合的实际科学,并在规定的条件下付诸实践。在基于证据的管理——循证管理过程中,进行组织决策的管理人员不再依赖于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各自偏好,而是转向运用最佳证据做出科学决策,决策过程中将最好的研究证据、评价者的专业知识和被评价者的偏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以期将评价实践和评价结果导向更为理想的方向。
  循证医学与循证管理的共同基础是循证理念。目的是对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实施循证决策。循证决策是循证理念的集中体现,循证决策将最有效的证据和最迫切的、最实际的需求相结合,为用户提供科学和有效的决策服务。
  循证决策的基本要素是科学证据、专业人士、特定用户和环境。按照循证决策的决策理念,可以发现,循证决策的具体实施分为五个步骤,即:问题的提出、证据的搜集、证据的评价,最佳证据应用于指导实践以及对实践效果进行后效评价(如图1所示)。循证决策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步骤是问题的提出,要根据用户的需求与实际需求的形成一个明确的问题。
  提出问题
  introduce

a

question
  搜集证据
  评价实践效果
  应用最佳证据指导实践
  评价证据
  图 循证决策的实施步骤
  二、循证理念在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当前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面临的挑战。科研绩效评价是一种学术评价活动,它是高校管理者和研究人员的学术责任的具体体现,学术评价的目标是追求真理,灵魂是创新。高校开展教师科研绩效评估,能有效保证高校管理者和科研人员实现学术责任。科研绩效评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专业性体现在评价对象、内容的专门性上,评价者凭借专门的知识才能对科研成果及科研过程等相关评价对象做出恰当判断。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是教师学术声誉、专业水平、学术成就和科研项目创新的客观公正评价。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学术腐败、急功近利、浮躁等问题日益凸显,正在实施的具有导向作用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也受到质疑。虽然国内外高校对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进行了很多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但现有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受没有综合考虑这种科学研究活动的特殊性、高校科研人员数量巨大、各类专业学科差异、高校科研工作者职业与高校教师期望与选拔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加大了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难度。
  2.循证理念之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适用性。科研绩效评价首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高等学校往往通过对高校科研人员及教师的学术水平、学术成就、学术质量的评价,采取激励措施,引导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期引导高校教师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保证和提高学术质量,促进学术发展和科研进步。当前,高校管理者加强了对教师科研管理工作团队的管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