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90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 2017毕业论文下载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校园中的活跃分子,是先进思想的引领者,是校园活动的组织者,是各种管理制度的监督者与执行者,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是新形势下高校各项学生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现如今,“90后”学生成为高校学生干部的主要构成人员,他们在给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高校“90后”学生干部队伍中的存在的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在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个人优越感的膨胀使他们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善恶喜好作为是非评判的标准,导致在工作中缺乏全局观念及团队合作意识,对其他干部缺少最基本的理解与信任,容易忽略别人的想法和感受,造成彼此间的误会与矛盾。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思路不清,立场不明,大局意识匮乏,导致团队内耗严重,影响凝聚力的发挥。
  2.谋职动机功利化,服务意识不强。“9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已大显成效之时,同时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内外一些负面思潮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部分“90后”学生干部在进入学生组织时存在功利思想,他们竞聘学生干部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利益,希望在以后的评优评先、入党中走捷径,增加就业筹码。在工作中,缺乏为老师和同学服务的意识,觉得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多做,觉得对自己无利的事情就不做。不注重同学之间的沟通,不从同学们的真正需要出发,工作上得不到同学们的理解与支持,增加工作难度,严重影响工作效果。
  3.责任心不强,抗挫折能力差。丰盈的物质条件及长辈的呵护,使得许多“90后”学生干部并未经历过太多的挫折和磨难,他们没有做好完全的心理准备,更不具备沉稳睿智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干部虽然工作热情较高,但缺乏工作经验,对许多问题考虑得并不全面,或者不懂工作艺术和方法,导致同学们热情不高,参与度低,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感到委屈,感到自尊心强烈受损,长期被这种负面情绪所主导,意志消沉,不计后果地提出辞职,缺乏应有的责任心。
  4.工作主动性不强,创新意识匮乏。在现阶段的高校校园中,部分“90后”学生干部存在严重的依赖思想,遇到问题不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而是等着上级或者老师来给出解决方案,对待工作认识不足,还沉溺于高中式的干部培养模式,工作方法过于简单,不注重对工作任务的理解和消化,有的甚至只是充当老师的传话筒,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按部就班,未能结合实际对活动内容、形式提出创新性的意见,缺乏大刀阔斧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导致高校校园文化生活逐渐丧失了活力。
  5.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协调不当,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组织中的工作繁琐、复杂,很多时候需要占据学生干部们更多的时间,花费他们更多的精力,然而有一部分90后学生干部,不能统筹兼顾工作和学习,热衷于学生组织的各种活动,工作成绩突出,但对专业课学习不感兴趣,经常请假、旷课,导致期末考试挂科,失去评优评先资格,在同学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同学,在工作时,看着其他同学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就开始暗自着急,工作不投入,学习不专心,最后造成工作学习都有所耽误。
  二、高校“90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对策
  1.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干部的团队合作意识。针对部分90后学生干部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的问题,教职人员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造机会促进学生干部间的沟通与交流,消除彼此间的矛盾和误会,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工作氛围。在每次的重大活动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讨论活动中的不足和收获,让学生干部们既找到自信又意识到自己在决策上存在的偏差。每学期至少带领学生干部开展一次素质拓展活动,通过随机分组,让一些平时可能交流不多的干部能有更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让他们为完成集体目标,通力合作,一起感受活动中的酸甜苦乐,在卸下防备的氛围中敞开心扉,彼此关爱、信任。
  2.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干部考核制度,保障团队持续健康发展。90后学生干部依赖性较强,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学生干部考核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在考核制度中,既要注重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考虑到他们的工作态度及工作业绩,更不能忽略他们的学习成绩,考核制度必须是一个综合性的制度。对考核优秀的学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