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他强调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员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国有企业的重要政治工作任务。作为国有企业的贸易经营企业更应承担起这份责任,实现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中心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工作目标。
山钢国贸自2014年正式运营,主要负责山钢集团大宗原燃料采购、钢材产品出口和社会资源经营等重要职能,经营贸易涉及物资数量、物资金额较大,属于经营高风险性、廉政高风险性岗位。因此,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构建风清气正的经营环境是一项长期重大的政治工作任务,是保障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紧迫需要。2014年,山钢国贸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5年又在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2016年又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这些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抓手。本文认为,认真抓好以上三项专题教育活动,是新时期创新夯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机遇和有效载体;而以此为契机,紧密结合企业的中心业务工作,找准找实“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严不实和违规违纪的突出问题,有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有力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一、国企贸易经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全国反腐倡廉力度的不断加大,国企贸易经营企业在党风廉政建设中逐步积累起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国企经营形势的不断变化、新矛盾的不断出现,国企贸易经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面临诸多新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党风廉政观念意识较淡薄
一是受企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限制,从领导干部到基层职工群众,不同程序受长期专业固化思维的影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抓业务、抓经营上,偏重追求经济效益“硬指标”,忽视党风廉政建设“软指标”,使党风廉政建设流于形式、走过场,放松了对自己的党风廉政教育。二是廉政教育力度不够。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关注度较高,对科级干部、关键岗位职工的廉政教育力度相对较弱。各级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有不及时、不到位的地方,开展经常性廉政警示和提醒教育的力度不够,个人思想上廉洁自律的弦,还没有完全绷紧,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全面发展。
2.学习教育僵化,系统理论学习不足
一是党风廉政教育内容、方式有待丰富、创新。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用会议贯彻会议、用讲话落实讲话、用文件落实文件的僵化宣教方式,使廉政教育枯燥无味,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二是有些干部职工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特别是业务经营一线的职工,往往忙于业务工作、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自身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
3.制度建设不完善,考核与追究问责工作有待加强
通过调研,发现该企业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坚持“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工作原则,基本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和部门领导具体抓、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但是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建设方面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一是内部监督力度不足。专职纪检力量缺乏;下属的党总支、直属支部及各级工会组织,兼职纪检人员监督力度不强。二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虽然制定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关考核管理办法,但对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情况,还没有形成全面、系统检查与考核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全面加强国企贸易经营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克服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构建风清气正的经营环境,是保障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重要的政治工作任务。该企业针对内部机构设置分散、人员分布广以及经济业务风险性较高的实际,借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积极探索,从制度管控、教育创新、源头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