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对未就业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分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未就业大学生概述  未就业大学生指的是每年毕业时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这其中既包括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也包括申请暂缓就业的同学。随着我国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每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都基本上能够顺利就业。广大毕业生可以选择跟自己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与自己专业不符合的工作。然而,每年总有一部分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紧最终未能在毕业时候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既有学生自身就业观念局限性的原因,也有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的原因。其核心就是未就业学生对待就业及从大学走出象牙塔的恐惧,因为想回避就业,所以选择暂时不就业。
  二、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就业结构的调整,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更加灵活,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参加在某个高校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也可以通过网络招聘和面试的形式获得就业机会。同时也与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息息相关。辅导员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单纯地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思想动员,更多地是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积极健康的就业观念。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恰恰表现出对这些素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自己定位不明确。学生对自己本身能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并不很清楚,对自身的知识系统同样也缺乏认知。这往往是“低能高投”或是“高能低投”,区别是前者中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不强,却总是想找到社会认可度高的工作,导致毕业生找工作时处处碰壁,慢慢地丧失找工作的自信心。后者是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很强,但由于思想保守,选择挑战性不强的职业,这样多会出现毁约情况。
  2.没有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否积极健康,关系到其毕业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大学毕业生经常面临各种困难的抉择,又想找工资高和工作环境轻松的,又想自己创业却担心有风险,想有发展,却又无从做起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到最后,就会“病急乱投医”,只要有单位同意接收就可以接受,所以经常会产生不合理的就业行为。
  3.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当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考核不单单看求职者的专业学习能力,更多的是要看求职者的综合素质。然而未就业的大学生总存在很多短板,如与人沟通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直接制约着求职大学生能否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高校辅导员对未就业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以上种种因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辅导员要做好未就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及形势分析。及时发布和解读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以及其他规章制度,对做好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本身需要多了解各级政府以及部门关于就业政策的内容,积极把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走势,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就业制度中的相关问题及发展状况。提前应对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在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好自己的求职工作,顺利实现就业。
  2.加强诚信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正如前文所述,有的学生属于“高能低投”的情况,因此,当与签约单位签订合约后,发现自己在单位里面简直就是大材小用,一般选择的方式就是不断违约,签订新的工作单位。但特别优秀的企事业单位每年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招聘时间,一旦错过时间,就会错失到好的单位工作的机会。同时这也对学校信誉造成不良影响。为避免出现更多学生未就业的情况,在前期工作中,辅导要通过主题班会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及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明白和理解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兼顾好集体利益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总想找有体面、待遇好、环境优越又轻松的工作。这也是造成毕业生未能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把国家的需要和个人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社会效益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可以通过列举案例等形式让学生明白长远发展在整个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意义,最终养成良好的就业习惯。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对未就业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