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变暖的恶劣环境使发展低碳经济变得刻不容缓。所谓低碳,指的就是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要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为了有效地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并且维持生物圈合理的碳平衡,就必须降低生态系统碳循环系统中的碳通量,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增加碳源绿色替代能源、减少碳源的使用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最终使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与改善。本文就是分析介绍了我国低碳经济的战略与对策,并且希望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1.低碳经济的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指的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之下,通过科学技术与制度的不断创新、产业转型以及不断开发新能源等多种手段实现一种绿色生态经济模式——“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三高”(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一场全球性的能源革命,涉及价值观念、国家权益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低碳经济是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发展实现双赢局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世界各国掀起了一场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生态发展浪潮,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目前我国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发展性的。我国对于高碳能源的消耗量在逐年增加,并且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这对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增加了许多压力。
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
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时,作为世界大国的我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将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抓住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机遇。然而,发展低碳经济仍给处于发展中的我国带来许多巨大的挑战,这些巨大的挑战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存在矛盾、高碳源产业结构制约着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我国整体的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对于低碳技术研发的能力不足、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我国公民低碳意识太过薄弱,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许多的认识误区。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
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化石能源消耗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能缓解我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面临着的巨大压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可以避免我国在国际贸易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我国应坚定不移地走发展低碳经济路线。也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1.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起点与其他发达工业化的国家是不同的,因此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深入地调查研究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找到新竞争优势与经济增长点。
2.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但是煤炭资源是有限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推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策,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另外,国家应该针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征收相应税额。这个手段可以激励企业或者个人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强替代绿色能源的竞争力,减少对污染性染料的消耗,促进替代能源的使用。
3.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进低碳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低碳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无碳技术,即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以及开发利用智能电网技术;二是减碳技术,即是高碳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三是去碳技术,就是碳的捕捉与封存技术。将产、学、研三者进行结合,使用外部的资源进行技术创新。总之,我国必须重视研发和创新低碳技术,提高我国的低碳技术的整体水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4.推进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的发展
生态产业不同于中国传统产业,生态产业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将生产的不同环节纵向结合起来,将不同行业之间的生产工艺进行横向结合,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实现有害物质的零排放。循环经济则是将不同产业之间形成资源共享的共生结合,形成发展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
5.树立全民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