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建设领域工程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工程管理工作在经济工作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它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对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此项工作,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材,因而培养和建立一支政治水平、业务素质高的建设工程专业队伍,是摆在工程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我国工程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之大,增长速度之快,历史空前。我国已建成举世瞩目,世界一流的大工程。如:长江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北京奥运工程、上海世博工程等。数以万计的工程建设和投产,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必须看到,我国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效率低,浪费大的现象也是惊人的。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新增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比例是很低的。21世纪以来比20世纪末的比例明显下降。但形成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比例并未提高。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成功,第一个决定性因素是正确的决策。成功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是决策正确的项目。正确决策是工程建设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如果实施过程很糟,正确的决策项目也不一定都能成功。由此可以认为,工程建设项目的成功,首先是正确的决策,这是必要条件,还要求有效的工程管理。我国建设规模巨大,工程项目数以万计。重大项目受到国家重视,管理得到加强。而量大面广的非重大工程项目,总体上工程管理水平是相当差的。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2.1项目管理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日益深刻地融入全球市场,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在我国投资企业达32万家,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3577亿美元。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同时,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正形成趋势和潮流。因此,我们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加强我国项目管理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2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
伴随着INTER2NET走进千家万户,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作为当今更新最快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普及应用的速度令人吃惊,而且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这给项目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项目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项目管理公司已经在项目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实现了项目管理网络化、虚拟化。
3.加快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3.1营造知贤善用的良好环境
科学设置职称评审条件,改革创新评价方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大改革和创新评价方法,采取申报材料公示,业绩成果答辩学术论文鉴定,评审结果公示等方法,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建设人才,促进企业非公有制组织职称工作的健康发展。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真正建立起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打破分配制度的固定模式,实行分配制度多元化。单位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的分配方法,充分体现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一流的待遇,积极推行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可实行技术入股和协议工资制度。
3.2建立全程动态的管理方法
把人员的录用、培训、考核、使用和奖惩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全过程管理;同时,要跨越部门分割的局限,将全部人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管理。过去一个人一旦被安置在一个单位工作,常常一干就是一辈子,甚至一辈子就在一个岗位上。注重对人的动态管理,培训、就业、失业、再培训、再就业,项目管理人才的选聘、淘汰、再选聘都是正常的不间断的事。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有利于企业获得急需人力,以求得人力资源投资的最佳效益。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在选人用人方面可以采取公开竞聘、竞争上岗等方式,将一些管理岗位、重要岗位公开竞争,由单位根据岗位要求及个人能力进行考评。
结束语: 总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工程管理将面临新的情况,
新的问题,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开拓新思路,采取新措施,依法行使管理职能,通过法规手段,调控建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