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21世纪正在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的人生舞台,也对当代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责任、视野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加强我国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有利于大学生将个人成才、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新力,有利于促进现阶段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
在新时期,高校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结合高校自身情况,不断研究和丰富教育的有效途径。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出发,应高度重视以下一些方面:
一.课堂教学。
在高校课堂教学,尤其是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成为重要的内容。教师给学生传授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提问,师生的互动。核心价值体系课的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的成长成才,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教学互动。创新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条件许可,有必要编写高质量的具有较强可听性的补充资料。要依据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紧密联系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点选择学生可能普遍关注并较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创业人才、文化名人,或者各种热点问题,组织老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具有较强可听性的补充资料,将正确的立场、科学的观点有机融会到补充资料中去。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大学生中间,与大学生做朋友,通过聊天、分组讨论、问卷调查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个人学习与职业规划,倾听他们对各种热点问题的看法,从而及时完善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方法。创新核心价值体系课的教学方法,就要利用多种形式,充分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解决大学生关注的各种理论与现实问题、天下大事与身边小事,才能进一步增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进而改善核心价值体系课堂教学的实效。
二.网络版块。
在移动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学改革,改善核心价值体系课教学效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日益强大的技术准备;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版块的建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在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高校应该建设思政课教学网站,并把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版块作为该网站的重要版块;要购买或制作合适的相关的影视音像资料;专职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网络手段答疑互动,提高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积极性和实效性。高校和教师应提高认识,积极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版块,重视学生的用户体验,不断丰富网络版块的教育内容,不断提高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建设和完善核心价值体系课的教学网站,是适应网络时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而可以采取的可行措施。核心价值体系网站应该具有教学、交流、讨论等多种功能,一般可设立理论综述、励志人物、视频资源、留言互动等各种栏目。留言互动栏目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交流,实现知识共享与思想交流,并版块建设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三.讲座报告。
高校可积极邀请校外专家,给师生举办讲座报告。过去几年,我校邀请了很多著名专家来校举行讲座。2007年11月9日,曾经出任过我国驻非洲多个国家大使的崔永乾来我校,讲述了非洲外交官的真实生活,分享了中国大使在异国他乡的苦与乐。1970年,崔永乾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就开始了外交生涯,从此与中国对非外交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在布基纳法素、几内亚、中非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担任秘书、参赞和大使等职务;在非洲生活近16年,他真真切切地感受了驻非外交官的苦与乐。2010年3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来到我校,就国际关系和他的外交经历问题进行精彩演讲。


两个小时的精彩演讲,妙语连珠,幽默风趣,使在场的听众喜笑颜开,更重要的是,李肇星对“爱国心”的解读,使学子们更加明晰了爱国主义的内涵,将爱国志向与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结合起来,才能演绎出当代大学生的精彩人生。2012年11月28日,原中国驻尼泊尔、新加坡、泰国大使张九桓先生做客我校,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从奥巴马东南亚之行看美国的“再平衡”战略》的精彩讲座。讲座中,张九桓大使从奥巴马东南亚之行、美国的“再平衡”战略、美国“再平衡”战略实施对亚洲地区的影响、中国的外交应对和对今后形势的展望五个方面,讲述了亚太地区形势变化。这些讲座使大学生开阔视野、获益匪浅,有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