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战略管理新思维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战略(strategy)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在现代“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战略在实践中应用最广的是军队和企业。本文主要针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讨论,企业战略就是企业在对外部环境、内部能力认识的基础上,对实现未来目标所作的长期规划。
1


时代对战略理论的影响 
1.1

20世纪战略理论的演变
  20世纪60年代,企业管理领域正式提出“战略”一词,并明确地界定了战略的含义及其管理过程。“战略”的含义远超出“企业各种职能协调或整合”,它包括企业选择竞争的产品-市场组合和确定企业如何竞争的关键政策方针。70年代,“战略”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大量专供战略管理的企业咨询公司,众多致力于战略管理的专业团体迅速涌现,并出现了有关战略管理的杂志。80年代,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经济学思考逐渐进入战略管理研究的中心。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90年年代的战略理论研究趋势是把企业看作一个整体,由整体来研究竞争。“核心能力、愿景型企业、战略联盟”等概念和理论被提出。由此,战略管理进入新的层次和高度。
1.2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
  战略思想的每一次演变都是随着时代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的,每一个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同样就会产生不同的战略思想。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环境变化飞快的时代,很多事情的改变就发生在朝夕之间,所以我们要从多方面来分析企业面临的问题,针对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特点我们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特征: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资源知识化、管理人本化。
  信息网络化:是指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发展,以及它们逐步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可以打破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资源知识化:是指那些难以编码的隐形只是在价值创造活动所必须的众多资源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日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资源。管理人本化:这一方面指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创造必须以追求顾客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动力;另一方面也是指作为创新知识唯一载体的人,应当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真正主体。
2

新世纪企业最应该注重的两个战略
2.1成长战略
  一个企业最后的成功与否,其成长阶段战略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在新世纪下企业成长的一般模式。这个角度来看,要制定一套成功的、符合新世纪经济特点的成长战略必须考虑一下几个阶段:
  成长初期:找准企业定位,确定企业的专长以及目标市场,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
  成长中期:占据稳定市场份额后,合理的根据时代本质向多元化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
  成长后期:逐渐把资源集中于核心技术区域,其他区域进行辅助,把资源调整到最优配置,同时提升人员的竞争意识,以放慢企业进入衰退期的速度。
2.2扩张战略
  扩张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普遍追求的目标,是世界现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扩张战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和地位。
  扩张是每一个成功企业必须面临的阶段,它决定了企业之后的发展计划,包括目标市场、产品质量、员工素质等多个方面。通常来说,独资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由于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局限性,逐渐的会被股份制公司所取代。因为股份制公司可以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筹资,从而累计大量资金,并且进行扩张,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鉴于现在大部分成功企业均为股份制公司,所以本文主要讨论股份制公司的扩张战略。
  扩张战略的基础是资本的累计,如果没有资金的输入,许多战略想法是无法付诸于行动的。企业扩张的类型分为内涵扩张和外延扩张。企业内涵扩张是指企业依赖未分配的利润进行投资以及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生产诸方面的进步。企业内涵扩张是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主要是企业以值钱的利润作为之后发展的资本,不断的扩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不会改变企业的结构、产权、股份等因素。企业外延扩张是指通过合并、兼并和收购等形式实现资本的集中及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生产诸方面的进步。这样两个或多个企业合并形成新的企业,企业内部结构、产权等都发生了一定改变。比如说联想收购了IBM的PC机业务,从而提高了联想在国际的知名度,现在的联想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并占有了大量市场和良好的口碑。
  一个成功的扩张战略,必须着重于资本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