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 2017毕业论文下载

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1.1创新具有不可抗拒性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仅不占银行的内部资金,还不计资产负债表,所以同其他业务相比具有收益高、风险小的特点。商业银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使自身不断壮大,就必须进行中间业务的创新。
  (1)内部动因。一方面,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增加银行的收益,大大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为银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只有中间业务进行了创新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激发银行业务经营的多元化,从而化解和分散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同时,中间业务的创新有助于商业银行集聚更多的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
  (2)外部动因。首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这主要由于商业银行将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着用户至上的基本原则,利用中间业务创新可以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多方面的金融服务,以满足金融客户不断增长的服务要求。其次,商业银行进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是应对国内外银行间激烈竞争的客观需要。
  1.2创新应加强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也就是金融产品的创新,主要为了提高资本的充足率,加快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但是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伴随着更多的复杂诱因和操作风险。一般情况下,中间业务的种类越多,风险就越大。而对于那些仅重视中间业务的创新而忽略风险防范的经营策略,势必为商业银行未来的经营管理带来隐患。所以,为了保证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在进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积极预防和控制商业银行的潜在经营风险,将中间业务创新的风险防范置于首位。
  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对策
  2.1创新经营理念
  当前,我国金融行业已经逐步利率市场化,从2014年末我国人民银行就开始不断的降息降准,这无疑外在的推动了利率的下行,这种金融政策有益于提高银行的资金流动性,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但是却加大了商业银行理财类和货币类中间业务的外在压力。因此,商业银行务必应及时改变中间业务服务的滞后观念,创新经营理念,牢牢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市场理念。首先,通过加强银行高管人员的理念创新,以提高他们对银行经济经营的控制能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加大对银行普通员工的培训力度,明确奖惩标准,增强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2.2创新中间业务产品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竞争中存在着中间业务产品的重复复制问题,品种过于单一、实用性较差。所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专业化、多样化和实用化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关键。以美国为例,大多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品种类丰富、档次较高、注重实用性的创新发展。所以,我们要取长不短,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首先,商业银行应充分结合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高中间业务产品的附加功能,保证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依赖。其次,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推进现有产品的组合创新,利用打包和套餐的形式,开拓市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完善营销策略,提高客户的认可。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采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细化市场,有针对性的提高中间业务产品质量。
  2.3加大技术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应以技术为依托,加强中间业务产品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创新。虽然我国已经建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电子信息平台,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较,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大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力度。首先,加大技术策略的投入力度,保证信息技术建设的发展。其次,适应中间业务的发展步伐,提高技术成本效率以完善市场结构。最后,商业银行应有针对性的根据信息技术风险,建立风险防范策略。
  2.4深化金融制度改革
  一方面,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为中间业务的创新提供制度上的保障。长久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督的金融制度,限制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这种不健全的监管体制极易出现监管的重叠或者盲区。所以,必须弱化传统的监管体制。另一方面,要创新金融监管。首先,在初期就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进行严格的审批。其次,依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复杂程度采用分类指导的监管策略。最后,建立健全监管法规,加强基层的执行力,提高操作性。
  3加强中间业务创新风险的防范对策
  3.1完善财会核算体系
  首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