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及其管理分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性、艰巨性以及长期性兼备的工作。毋庸置疑,在社会改革与发展中,流动人口就业问题是自发出现的,在该问题出现伊始,相关部门虽然意识到其解决必须依靠社会的进一步优化改革,但所做努力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城市流动人口就业与管理愈加严峻,俨然已经阻碍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亟待解决。  一、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具体表现
  1.流动人口往往没有平等的就业权。平等的就业权是每一位就业者应有的权利,但在流动人口日渐增多的一些大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平等就业权往往不受关注与重视。虽然国家倡导流动人口与普通城市市民一样,要给予每一位流动人口平等的就业权利,但在现实中,流动人口在此方面往往有苦难言。很多城市在就业方面,存在“职业保留”“入行限制”等规定,也就是说,一些行业明确规定了外来务工的流动人员没有资格进入该行业,更现实地说这其实是一种职业歧视制度,这无疑剥夺了很多流动人口的就业权利。另外,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其就业成本明显较高,找工作费时费力,他们根本无法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
  2.流动人口在工作中的合法权益无保障。一提到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就业的问题,首先要提的应该是流动人口工作合法权益受侵问题,这一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发展问题。城市流动人口为求得在城市中的一席之地,千方百计找工作,他们将廉价劳动力和对刁蛮雇主的百般忍让迁就作为就业砝码,在相对不规范的劳动市场能迅速找到工作,但这为权益受损埋下了隐患。权益受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劳动强度大,经常加班加点,不享受法定假期等。第二,工资水平低且长期保持缓慢上升的趋势。城市流动人口将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这个城市,但城市也给予了他们低工资和高生活压力。第三,长期拖欠工资现象严重。拖欠工资是流动人口永远的伤,他们无处哭诉,只能忍气吞声。第四,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严重侵犯劳动者的权益。
  3.社会保障不健全,政府管理服务差。现行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只涉及城市户籍的人们,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却丝毫未提及,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城市流动人口享受城市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与保障,如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如果在工作中流动人口遭遇工伤,就只能自认倒霉。另外,流动人口本身对社会保障认识不足,不情愿参保,故自然不能享受社会保障的一些优惠政策。在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中,政府的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很差,在很多地方存在歧视流动人口的现象,甚至还出现了管理人员执法侵害等有毁城市形象的情况。虽然这种情况是少数,但也充分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有效管理对策
  1.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为流动人口争取权利。由户籍歧视造成的各种不公正就业待遇严重侵害着流动人口的合法就业权益,因此,要改革户籍制度,剔除那些附着在户籍上的一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为流动人口营造公平公正的合法就业环境。要将流动人口纳入政府户籍管理的范围,逐渐消除城乡户籍差别,废除现行的对外来户籍人口在工作、社保以及公共服务方面的限制条文。首先,可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流通机制,使更多流动人口有更广阔的就业平台,要严格实行《劳动法》,确保流动人口就业权利。其次,在招聘方面要施行“无户籍限制”的招聘。这样的招聘制度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任人唯贤的良好用人习惯,推动社会进步。最后,企业在招工时政府应减少干涉。企业可依据相关条文对人才进行择优录取,消除户籍等其他限制,做到公正、合法、科学。
  2.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改善就业环境。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体制严重阻碍了外来务工人员务工平台的拓展,不利于城乡就业一体化发展,必须废除。这就要加大就业体制改革,改变对劳动力就业的各种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对城乡劳动力实施统一管理,为外来人口提供统一的就业设施与环境。从该层面上说,政府要强化公共服务功能,改善流动人口的就业环境。具体而言,可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信息网。该网站的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作用,为流动人口提供精准的就业信息,改善就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第二,建立规范的流动人口劳务市场。各级政府要完善用人单位各种行为,一旦用人单位出现拖欠工资、违反劳动合同等行为,政府要进行警告,提醒其改正。第三,加强城市相关设施的建设。如住宅设施、教育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