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日益深入的林业体制改革以及不断增加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在我国林业项目的发展中,国际资本的参与快速增长
它以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新颖的特点,对我国传统林业的经营模式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并对我国林业的发展和建设,发挥着中重要的作用
一、绪论
(一)湖南林业项目概况
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由国家承担湖南省林业建设投资主体,近年来,随着不断深入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湖南省林业的格局和生产形式的变革也非常巨大,投资主体的发展趋势呈现多元化
尽管国家投资仍是主要形式,但国际资本参与、非公有制林业和社会办林业的参与,使湖南省林业项目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湖南中外合作林业项目的特点
中外合作林业项目为湖南林业生产建设注入了了强大的活力,将湖南传统的林业生产经营模式打破,为湖南林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示范,相比于我国传统的林业,中外合作林业项目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目标的多样性
分析目前实施的湖南中外合作造林项目,从管理措施、树种配置、整地方式等方面,充分的体现了林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严格按照发展目标的要求选择项目区
若发展目标主要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则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地方
如中德合作的生态造林项目中,将环境发展目标作为侧重点,通过改变整地方式,对树种合理配置,并对树种和林种结构进行调整,逐步改善和治理项目区生态,使森林整体防护效益得到提高
2.参与式
中外合作造林项目的显著特点就是参与式管理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则是将群众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只有群众真正理解项目技术措施、管理理念和实施宗旨并积极的参与,项目才能真正的贯彻和落实
湖南中德合作造林项目中,赋予了群众广泛而充分的决策权和参与权,通过实行开放式的造林管理模型,根据土壤和项目区等立地条件,对造林树种进行确定
或让群众自主选择,这样项目就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通过充分的发挥和调动民主意识,使群众的市场风险意识提高,显著提高了其自我发展和自主经营的能力
3.报账制
中外合作造林项目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报账制,它是实施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
依照工程建设程序,施工由项目建设方进行,并由建设方垫付施工有关费用支出
通过验收后,只有质量合格,才可进行报账付款
这样通过对资金管理的强化,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三)湖南中外合作林业项目发展的必要性
为突显湖南林业在全国和中部地区林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湖南青山绿水的自然优势与潜力,规划实施八个重大建设项目,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林业发展质量,增强林业对绿色湖南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开展湖南中外合作林业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四)湖南中外合作林业项目发展的可行性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林业发展和推进“绿色湖南”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林业“生态优质、产业高效、文化繁荣、文明和谐、富有活力”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开展湖南中外合作林业项目是可行的
二、概念阶段发展思路
(一)不断探索新模式
通过建设中外合作林业项目,湖南省逐步探索了一些森林培育经营模式,与湖南实际相适应,进一步指导了湖南省的林业生产,都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生态林注重合理配置树种,营造混交林对生态防护效益予以追求
为将群众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尊重群众的意愿,让群众积极参与管理、规划和项目决策
提高项目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促进湖南林业向良性轨道发展,实现其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改革创新林业体制机制
深化集体林权及配套制度改革,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依法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减轻税费,建立起责权利明晰的林业经营制度
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
完善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创造公平、公正的林业投资环境
深化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生态公益型和商品经营型林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深化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与现代林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管理制度,严格保护生态公益林,放开搞活商品林
创新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