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防城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因而防城港市在大西南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格局中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随着北部湾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完善,防城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政工程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公共利益
为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
一、市政建设基本情况 防城港位于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区,在北部湾4+2格局中占据地理中心位置,是大西南出海主通道
随着北部湾快速铁路、核电站、国家级大型钢铁企业基地获准开工,防城港进入了提速建设时代,提出“滨海、门户、生态”和“组团式”城市等新理念,确定了“三岛三湾一核心六组团”的城市新格局,在未来几年,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由原定的70平方公里增至140平方公里,人口由50~60万增至超100万,极大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近来来,防城港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协调推进为抓手,以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钢铁项目等开工建设为契机,突出重点,创新管理,在产业项目推进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如防城港中央商务区、“印象北部湾”主题项目、西湾海域的环境整治工程、西湾环海大道及及兴港大道等项目的兴建,大大提升防城港基础建设及城市建设水平
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防城港跨越式大发展的号角已经隆隆吹响,如何更好更快的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实现防城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边陲明珠”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
二、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可见,防城港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工期紧、工程量大、各方面配合协调复杂等特点,施工过程中的多方交叉作业、多方组织协调等原因导致出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招投标价格难以实现正常化 目前市政项目招投标实施过程中,实行低价竞标,中标价一般较正常价下浮较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便铤而走险采取手段进行设计变更甚至偷工减料,致使工程质量大打折扣,这使工程管理、安全监管的难度也相应加大
建设主管部门今后将加强中标工程特别是中标价偏低工程的后续监管,全面实行突击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更应实行中标价的合理化、正常化[1]
(二)工期与质量的矛盾难以协调 项目推进过程中,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直接导致工程质量无法按预定规范严格达标
如为了缩短工期,施工单位不得不压缩混凝土养护时间而大量添加早强剂,以保证道路2~4h就可基本通车,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其次,迫于工期压力,对施工难、收尾难的路面施工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变更,大量的施工试验和签证都无法按规范进行
为了赶工期而采取凭经验、感觉的粗放式施工时有发生
(三)征地拆迁难度大 目前防城港“征地难、房屋拆迁及管线迁移难”已成为影响工程进度甚至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很多市政项目因此而被搁置,导致施工单位损失严重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打破国有土地的垄断地位,在加强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土地市场;此外可变“征地”为“征购”,征用作为行政强制行为,应严格限定在大型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性用地的范围内,一般经营性用地采用征购形式
房屋拆迁制度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拆迁纠纷不能单纯依靠完善事后监督救济制度,而必须在制度源头加强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严格依据宪法建立公平公正的征收制度,同时对具体程序、补偿和救济等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真正将房屋拆迁制度化、法治化,有效化解房屋拆迁纠纷[2]
(四)多重管理,综合协调困难 尽管防城港市政项目推进过程中得到了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充分暴露了市政工程中多头管理的问题,主管部门意见分歧、特殊时期办事不够灵活及工程批复意见迟缓等导致延误工期现象尤其突出
(五)监理制度难以规范实行 在目前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面对大量不规范的施工流程及签证程序,作为工程建设的监督者的监理工程师,不但难以起到监督、协调的作用,反而在某种层面上阻碍了施工进度
我国市政建设过程中,行政因素往往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性质
当作为建设项目甲方的政府部门并不在意投资资金使用、质量达标的问题时,监理多数情况下形同虚设,在此类有明确目的工程项目中,监理的作用就是满足政府部门的某些有关强制性要求,很难保证工程监理制度的规范性
三、对市政建设及管理问题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