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概念
企业合并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独立的企业合并成为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
企业合并分为两种,分别是同一控制下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的方式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等企业合并的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
二、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比较研究
(一)购买法
购买法是指兼并和收购企业的收购报价
购买法一般都是用交易对象的公允价值入账
而在合并测量后,购买法是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商誉识别的主要方法
(二)权益结合法
权益结合法是将企业合并视为参与合并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结合,在企业合并日就视同这些企业在以前就结合在一起了
因此,在会计报表合并企业保持其原账面价值
权益结合法认为,通过这种联合,参与所有的股东价值的并购仍然是相同的,并保留在合并公司的生存和相对风险和回报的股票
合资不改变该组中个人的利益,原来的独立股东,但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了调整
由于并购交易并不涉及任何资产或负债的流入和流出,而业务本身并不直接参与股票交易,合并后存续的公司可以视为企业参与并购,并不影响持续经营假设的延续
因此,在不需要确认交易价格和会计计量的新的基础上,合并前的公司只是遵循一个简单的连续性的存在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的企业合并后的报告
(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比较
1.理论依据比较
权益结合法处理企业被认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通过交换的权利和利益的业主的股本证券组合
合营企业完成后,原来的所有者权益继续,会计记录保持在原来的基础上
权益结合法是基于历史成本,是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的会计处理
购买法将企业合并视为一个主并企业通过购买方式取得被并企业净资产或股权的一种交易
购买法作为记录购买的基础,来确定购买交易成本,购买法的理论依据是被并企业的非持续经营假设
2.经济后果比较
经济后果的影响是指购买方法和利益方法选择的汇集在一起将是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和其他用户的信息的价值
从融资的角度看,从理论上说,信贷决策取决于上市公司的还款能力,而还款能力又取决于上市公司核心经营业务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能力
但在实践中,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主要集中考虑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因此,盈利能力、资产抵押贷款和信用担保是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这种融资评价的背景下,采购法,结合股票上市公司的兴趣的方法可能会影响全接收来自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选择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甄选决定的购买方法和利息的会计方法不仅有明显的后果,而且还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
3.利弊比较
合并业绩的测量,购买法优于权益结合法
购买法作为一种新的定价基础,公允价值,在一份报告上的善意收购的资产和负债变化值从确认及摊销所产生的合并,在合并业绩的计量上实现了投入与产出的对称性配比
权益结合法,投入与产出比是不对称的,其性能往往被夸大在兼并和收购的优化,购买法是将优越的利益方法汇集在一起
购买法有助于提高管理问责制,迫使他们做出决定,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收购要约的主要标准,防止他们出于私利或为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从事“价值毁灭式”的并购行为
相比之下,权益结合法不能反映全部货款,也不认可股东对企业管理决策的监督,受托责任可能会因此被削弱,兼并和收购都有可能导致公司管理层做出不经济的决定
在实现资本保全方面购买法优于权益结合法
权益结合法将一个较低的账面价值作为衡量的合并基础资产和负债后,这部分资产各个时期发生的成本相对较低
这样做的后果是对利润分配的原始值的再现,将导致在低于补偿价值时资本的流失,此时较难实现资本保全,势必会损害股东的根本利益
预防操纵、购买方法和权益结合法是利润增长过程中较为明显的缺点
利用购买法操纵收益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第一,使用公允价值或酌情权,决定减值的资产,故意低估或高估其债务,资产收购,报告合并,以创建空间;第二,较高的收入采取协同作用的主动行动作为借口故意高估、重组,并在合并后秘密挥霍用于抵消营运费用;第三,使用高估了未完成的研究和开发成本,蓄意低估合并商誉
在三种方式中,出现较为频繁的是第二种方法
三、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发展趋势
选择企业合并会计方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选择环境变化分析现状,我们可以预测其发展趋势
(一)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现状
国际经验表明,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