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学生探索实践能力,培养勇于创新精神
而学科竞赛正是基于此的一项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比赛
学生通过完成竞赛课题,解决问题,收获知识和友谊,将学习转变为主动性
目前,全国有不少企业、协会的发展都加大对此的扶持力度,通过有偿奖励等鼓励学生参与报名,从而推动发展
一、创新性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创新产业的发展,全国大学生平面创新设计大赛举办的次数越来越多
从主办单位来看有:教育主管部门主办、企事业单位主办、行业协会主办等
1.提升人文精神
在平面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预先思考活动主题和活动结果价值所在
如平面设计“韵达快递”车体的外观设计中,紧紧联系了现如今物流快速发展的现状
选手在设计之前应该考虑到物流的大力发展对人们的影响,并且从物流方考虑应该着力体现出快递公司较好的服务态度,从而达到提升整个公司形象的目的
因此,无论是在决策、设计还是价值评价都应该渗透并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传达出品牌精神
2.强化社会责任感在平面设计中,比赛背景往往是基于对现实的折射
例如:在设计“沙尘暴与保护环境”的比赛主题时,大赛彰显的是:“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主题
因此,学生在设计时更应该关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关心人民,关心环境,致力于用一个较为可行的设计方案来转变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认识,提倡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减少乱砍乱伐行为,保护人类健康,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培养优秀品质
设计创新比赛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比赛,作为参赛者必须要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及其他坚韧的意志品质,从而保证活动决策的有效进行
学生通过参赛、思考、完成作品这些过程逐渐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将未知转变为已知
因此,完成大赛作品的学生无疑都做到了锲而不舍,表现出很好的坚持力
4.培养创新精神
设计创新大赛就是基于创新的一项综合性比赛,在考察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出了很高要求
设计的作品既要保证新颖独特,又要很好地体现出社会价值观这些无不需要学生勇于打破固有的思想,善于观察,探索新的方法这也是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相联系的过程
二、培养设计创新人才的新思路
1.健全学科竞赛机制
针对某些综合要求较高的设计创新大赛,为强化学科竞赛的计划性、目的性,需要相应的出台一些政策加以规范和扶持
相应的负责人应由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负责指导竞赛、协调工作,并展开一系列后期评分、奖励机制的建设
从而保证学科竞赛有条不紊地进行
2.组建创新团体,构建实践平台构建创新平台,鼓励同专业或其他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
通过学长学姐的经验交流,给予低年级学生可靠的参考和学习平台,从而有效促进后期工作的进行
另外,参加的各项创新设计项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或从事这一方面的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将学科竞赛和高等教育教学相结合在很多大学中参加竞赛的往往是高年级学生
因为一、二年级的学生往往还没有接触到专业课程,且参赛知识储备不完善
而大三、大四学生往往因为课程较多,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较好的统筹学习和比赛时间
且有些设计比赛具有前瞻性,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
因此,对于一些在举办时间、竞赛主题、评审要求有显著差异的比赛,要有意识地将其与高等教学相结合
4.组织教员、博士生等联合团队参赛从竞赛的角度来说,是希望争取到更好的名次为此,挑选出专业素养最高、经验较为丰富的人来参赛但是若比赛的目的仅限于此,那么比赛的意义也不是很大
在组织团队时,有目的地加入博士生、硕士生等人作为辅导员,形成梯队化结构的团队,合理分工,将训练和效率有效结合,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提升的效果
通过对团队已有资源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技术经验积累模式和传递模式
例如:通过队员之间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文档的阅读、团队的协作等能够有效地增加技术的积累,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三、结语
21世纪的今天,社会的发展,促使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扩大
而学科竞赛环境下的创新设计比赛正是基于此的一项综合性选拔比赛,这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