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企业间的商务往来活动中,商务日语文本是企业交流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准确解读商务日语文本是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
本文以商务日语文本阅读为研究对象,引入图式理论的基本理念,为商务日语人员准确、高效解读商务日语文本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一、图式与图式理论
(一)图式与图式理论的发展
“图式”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Kant于1781年提出,他认为,图式是纯粹先验想象力的产物
1932年,格式塔心理学家Burtlett首次提出图式理论,他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是储存在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Rumelhart又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这一理论,他把图式理论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存储于长期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
从图式概念到图式理论,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在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发展和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引入图式理论,主要介绍相关理论,90年代,在介绍理论的同时,阅读和翻译等领域出现了相关应用研究,进入21世纪,图式理论走向理论应用,而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
(二)阅读理解中的图式
阅读理解过程是读者的已有知识,即先有经验与文章信息交互的过程,换言之,是已有信息图式与新信息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需要调动大脑中的图式,并依据相关图式,解释、预测、组织和吸收来自文章的新信息
比如,“上课”这一图式包括教师、学生、教学设备等框架;教学设备又包括教科书、黑板和粉笔、多媒体设备、桌椅等子框架
当文章中写到“教室里传来了朗朗读书声”时,新信息与存在于读者头脑中的教师、学生、教学设备等图式就会被激活,从而呈现“上课”的图式
所以,只有使头脑中的图式,积极与文章中包含的信息进行交互,才能快速、准确理解文章意图
二、商务日语文本的界定
(一)商务日语文本的定义
商务日语文本是指在各种商务场合中,由企业撰写的正式文本
商务文本通常是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形式,包含贸易往来相关的所有内容
根据文本内容的重要性,商务文本一般可分为三个等级,即一般、重要、秘密等
(二)商务日语文本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商务文本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在公司内向上司或部门提出的公司内部商务文本,包括公司内部通知书、会议记录、报告书、企划、建议书及各种申请书;第二种是因业务关系写给客户的对外商务文本,包括社交类及贸易往来等方面的文本;第三种是涉及法律条款的合同、法务类文本
三、商务日语文本的特点
(一)专业术语多
商务日语属于专门用途的日语,其阅读文本具有较强专业性,涉及大量专业词汇
不同的商务活动有各自固定的专业术语
如贸易类术语:引合(询盘)、照会(咨询)、見積(报价)、発注(订货)、着荷(到货)、支払猶予(延期付款)等
(二)外来语多
随着日本与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现代日语中引进了大量外来语
在频繁的贸易往来过程中,大量外来语也渐渐融入到商务日语中
例如:オファー(报价)、カウンターオファー(还盘)、コンテナヤード(集装箱场)、サンプル(样货)等都属于外来语
(三)缩略词多
商务往来活动的文本中存在许多缩略词
以外贸交易类文本为例,外贸交易和国内交易不同,其包括进出口和关税,以及汇兑等复杂手续,在贸易实务一系列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较多英语简称,例如:“信用证”通常说成“L/C”,提单说成“B/L”,“产地证书”说成“GSP”等
所以,掌握外贸交易中相关的贸易缩略语尤为重要
(四)敬语表达多
日语敬语表达是日语语言的特点之一,这在商务日语中也被广泛应用
在商务活动及商务信函中,相关人员通常要根据商务双方的利益关系及立场,准确使用敬语或谦语
因此,商务阅读文本中国存在大量敬语
而在商务日语学习过程中,对敬语的熟练使用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
四、制约商务日语文本阅读的障碍性要素
(一)专业性词汇量不足
商务日语文本阅读区别于普通的日语文章阅读,其在经贸等方面的专业性术语、缩略语、外来语居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明显感到吃力
由于学生词汇量不够,在阅读文本时处处受阻,阅读速度自然上不去,也很难清晰抓住文本要义
例如,某企划部门每周的报告书主要包括如下6点:①秋期キャンペーンの企画策定(営業部門との合同会議);②社内報発行(6月号);③新製品に関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