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特点分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特点认识  倦怠表现具有沮丧、抑郁、不满意、焦虑、较低自尊心等特点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对学习没有兴趣而不得不去学习,从而身心产生的疲惫状况和消极对待学习的态度

如果学生倦怠心理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则会对学生自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对将来就业造成很多不利影响

  二、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高职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心理,主要源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较低和高职学生对自身的认可出现偏差及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忽视

以下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具体原因分析
  1.高职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

高职教育对象往往是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考成绩较低的学生,社会的职业观念往往比较青睐于那些本科毕业的学生,因此,成绩的落差及社会对高职专科院校的低认可度往往施加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大的环境压力

这些情况极易导致高职院校学生不喜欢自己院校和专业,并产生厌学心理,进而引发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学生面临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

高职院校学生应不断地对自身进行调整,用自己优秀的成果赢得社会认可


  2.高职学生的倦怠心理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倦怠心理差异受性别影响,有些研究认为,男生相较女生所受的影响要大

这是因为男生比女生的责任更重,男生的落脚点往往是家庭的重任,其要比女生较早考虑社会工作情况,但又会因为社会的低认可率,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心理


  3.高职学生对自身的理解偏差

高职学院的学生成绩往往不太突出,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来说,社会认可较低

在进入高等院校时,这些高职学生常常抱有低人一等的自卑错误观念

大学重视技术和实践操作的学科内容与高中的理论学科内容不同,部分高职学生一时难以适应,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和厌学现象

学生应及时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内容,学有所用,克服自卑心理和厌倦学习心理


  4.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带来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高职的学生相较以往的学生出生的环境更为优越,自我意识较强

高职学生受网络的影响,沉迷于社交、打游戏、追影剧

“90后”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被带入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腐朽观念中,认为没有家庭背景,学再多的知识对将来的就业也无济于事,因此,他们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厌倦学习心理,沦陷入腐朽的人情社会观念中

这是高职专科院校忽略了对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所导致的

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校对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解决高职学生倦怠问题措施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从事不同的职业,就是承担的社会分工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高职院校培育的大批专业技术型人才,社会的进步是很难实现的


  下面来讲针对高职学生如何避免学习倦怠心理的解决措施

第一,高职学生不能受困于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应摆好学生姿态,尽力做好学生的角色

第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使学生端正学习和就业态度,正确择业

第三,高职院校应合理安排学生进行专业的集体实践活动,使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和合作意识,体验自身创造的价值,增强学生自信心

  四、结语
  高职院校培育的专业型人才缓解了劳动就业压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及和谐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成长应受到高度重视

高职院校学生出现的学习倦怠心理受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影响

解决高职学生倦怠心理除了需要学生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摆好学生姿态,尽力做好学生的角色,正确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内容,克服自卑心理和厌倦学习心理外,也离不开社会的不平等观念的矫正以及学校教师相应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

  参考文献
  [1]赵建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13):37-38.
  [2]龚芸.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个体因素与对策[J].职业与康,2010(20):2286-2289.
  [3]陶燕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31-32.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