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力技改大修项目在电力企业的重要性
在供电企业中,固定资产的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技术改造和大修费用是固定资产最主要的后续支出之一
技术改造与大修是供电企业得以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对技改与大修项目进行管理是必须的
加强对大修和技改的项目管理,能够保障电力企业中资产健康有效地进行,实现企业资产的最大效益化
合理有效地安排技改与大修工程,对于电网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很大的作用,是电力企业现代化资产经营、安全生产和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
不过大修与技改工程耗费的资金也是庞大的,并且逐年递增对其实行项目管理是必要的
二、供电企业检修技改与大修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大修与技改工程是以省级的公司作为一级单位、市级的公司作为二级单位实行的,市级公司对资产直接运行维护,将折旧资产统一上交省公司,由省公司进行统一规划
我国的技改与大修工程管理工作的特点为:“省为实体,统筹安排;分块管理,分级控制;突出安全,兼顾成本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电力管理机构仍然采取原有模式下的按计划进行检修技改的管理方式,到时间就进行检修技改工作,循序渐进,循环往复,毫无机动性可言,使管理设备的工作人员因循守旧,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总是停滞不前,工作思维极为僵化
第二,网络整体意识落后,和供电范围内的电网整体规划严重脱节
总是在做“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的局部零散工作,没有真正从网络上切实消除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管理设备的人员没有真正掌握设备的性能,他们不知道分析设备存在缺陷而造成的危险性,只会进行一些简易的维修工作或者简单地对设备进行更换
第四,领导不够重视,日常管理跟不上
领导层未从整体层面对网络状况加以分析,没有掌握网络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危险点
第五,设计相对滞后,负荷增长速度过快
在对农网进行改造之前,设计时由于受到负荷增长速度比较缓慢的限制,选择设备的技术性能比较低,线径比较小,主变与配变的装机容量比较小,不利于调整运行方式、其稳定性能比较差,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在2009年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之后,供电能力比较差,电能的质量偏低、稳定性能比较差的问题很快凸显出来
第六,对于储备项目未能规范填报,填报的内容并不完整
从2006 年开始,许多单位对于储备项目的填报工作,尤其是工作数量、内容、立项理由等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填写,使得项目的管理、实施以及验收工作比较模糊,造成验收工作不到位,导致审核计划资金时容易出现计划资金超过概算或者不足的问题,造成管理的难度加大,最终只有对项目与资金加以调整,以保证下达的项目全部执行到位
第七,项目的实施、管理以及结算工作不够规范
下达项目计划之后,各单位对项目的材料设备招标表进行统计,等确定招标方案之后,先签订项目的技术协议然后再购置材料设备,等到购置的材料设备到位之后就施工,这种工作程序看起来比较合理
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问题,例如,天气因素、停电、项目所需材料不够或部分材料没有列入计划等问题;结算时凭借签订的项目技术协议、购买合同、材料设备的领料单据、发票来办理结算相关手续,然后进行资金的划转,这样便完成了结算工作
但是,这样做容易造成项目实施难以到位、选择的设备是不是招标方案中要求的设备、实施以及验收的时间、验收结果怎样等问题,导致项目的管理非常困难
三、技改与大修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在技改和大修工程的计划编制环节中,基础工作做的不是很好,并没有对项目进行优化,导致工程项目常会出现超支的情况
2.合同管理意识薄弱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合同管理中忽略对合同进行动态管理,合同管理体系制度不完整,实施跟踪合同履行状况困难;二是不注重对合同进行文本分析,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并没有进行严谨的文本分析,合同中的条款表达不清晰,容易产生歧义,而且还有重要内容条款缺失的情况;三是签订合同的双方都没有严格执行合同中的条款,在洽谈的时候随意改变其中的内容
3.检修体系落后
当前,供电企业的设备检修工作的检修制度是以计划检修为主的,这也使检修项目、检修周期与工期安排等工作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制定,针对性很差,计划以外的检修工作制度不明确不完善,造成日常检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