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1日,周济部长在出席教育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时指出:“加快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可见,加强实践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目前的中职教育发展趋势来看,80%的毕业生直接走入社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亦如此
近5年来,通过我校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当地旅游企业人士调查发现: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中职生尤为严重
经过研究,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不太适应当今社会日益发展需求
在校期间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掌握,没有从知识的应用考虑,缺乏实操技能的培养
走入社会后就出现了“会说不会做”、“派不上用场”、“不知怎样使用已掌握的理论”等状况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只有革新现存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一.实践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旨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1]
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一般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模拟导游场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理论,又提高了专业知识的运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
(一)旅游专业教学的生命植根于其实践性
实践性是旅游专业教育的基本精神和风格
一方面,实践也是旅游专业教育的最终归宿
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问题是旅游专业教育的天然素材,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旅游类企业工作对象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每位旅游者都有可能会随着时间、地点、人群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致使旅游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问题是坐在教室里很难想象和理解的
需要通过实践慢慢体会和掌握问题的发展规律,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尽量避免问题发生或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而实践教学的价值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最直观的效用就是培养学生带团能力、驾驭游客能力、与客人交往能力、预测判断事件能力和遇到突发事件时解决问题能力
现行传统旅游专业教育模式只是“纸上谈兵”,无法提供这些能力系统训练
这就与我们中职旅游专业教育目的相违背
(二)实践性教学是中职学生和企业需求所向
从中职学生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是由于中考失利而选择职业高中
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习基础较差,积极性不高,对初中纯理论学习早已厌倦
如何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较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是我们中职教师首先考虑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观察,笔者发现,这些学生不是“蠢才”,而是“偏才”
他们更加愿意接受“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学生思考、自我改进”的实践教学模式
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操作中重拾信心、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因此,将教学实践搬进课堂,是转化中职学生学习状态较好的方式
这种方式也顺应了学生们到中职学校的学习目的,拥有一技之长,毕业后能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
在2005年召开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旅游人才供需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提出,“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旅游业人力资源供大于求,人才资源供不应求” [2]
纵观各企业的招聘信息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的用人标准之一“有经验者优先”
原因何在?作为教师,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社会在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对每个岗位人员的要求随之提高
若有经验将缩短培训的时间或直接上岗,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适应社会需求,我们要针对企业的用人标准提高学生的应岗能力,实践教学更能缓冲企业和学校之间的鸿沟
二.如何在旅游学科教学中施行实践教学
旅游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作为中职学校更应考虑行业对人才的特殊性需求
“强调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素质教育是旅游专业的大方向,做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3]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几个方面执行实践教学
(一)运用模拟导游场景教学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旅游专业教学的技能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综合的旅游知识,能够在实践中适应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
就《景点讲解》课而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