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升温和活跃,各类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所以,这些企业对于法务工作人员的需求也在升温
而且,在各个高校的法学人才的培养中,也开始逐渐向培养企业法律法务人员的培养靠拢,这也和国家提倡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人才的目标是相契合的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国家一直以来的这种企业、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与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之间的“供需矛盾”还存在着,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矛盾还在演变得更加尖锐
这也一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下面我们进行相应的分析
一、企业法务工作的含义
企业法务工作的主要任务一般是管理企业内部的一些法律事务,对企业的各种经营行为和方式进行有关法律方面的审查,从而可以使企业避免陷入一些法律方面的纠纷,预防企业法律风险,同时还要对企业的法律纠纷进行处理
由于我国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在关键的时候应该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今的社会“依法治企”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种工作现在由于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而演变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这一新兴的职业就迫切地需要专门的法律人才来担任[1]
但是,企业的法务人员和一般的法律工作者的职能和工作内容不一样,企业法务人员主要以企业合规经营为己任,以预防纠纷产生为目的
所以,高校对于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就该进行必要地改革
二、企业法务人员的重要作用
我国经济的发展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使企业能够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实现自己的快速发展
但是,企业高速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其中法律的纠纷或者和其他企业之间的摩擦也更加普遍
正如我国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断被投诉,出现贸易摩擦,贸易壁垒
所以,我国的企业迫切需要专门的法务人员来处理这些有关法律的事情,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和应对挫折
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下海经商,但并不是所有经商的人素质都比较高,商人的自身素质也是良莠不齐,所以难免会有一些不法的商人投机取巧,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别人的利益,这在公司的竞争中也屡见不鲜
所以,企业有必要拥有自己的法务人员,当自己碰上这种法律纠纷时,就应该让法务人员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将不法的商人绳之以法,维护社会的治安,而且还可以在社会上树立自己企业的良好形象
在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企业需要相当一部分的法务人员,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部分法学专业的人的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治安稳定
三、企业法务人员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2001年入世以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市场进程不断深化,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贸易壁垒,贸易摩擦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适时地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卫我们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法务工作人员就显得至关重要
法务人员的培养将直接影响我国的企业能否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2]
但是,我国企业的法务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培养目标上存在问题
在我国,尚且还没有高校将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设定为专门培养优秀的企业法务人员
而且,据调查了解,现在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法学专业的学生将自己毕业后的首要工作目标设定为公检法,迫切想要进入法院检察院等这些部门工作
相对于作为法务人员进入企业工作来讲,他们会选择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法律部门相对于企业法务工作来说比较稳定和轻松
这样的想法就类似于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首要的选择就是进入中小学做教师这样的职业
但是,现在有很多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已经接近饱和,已经不再需要过多的教师
但现在的师范类毕业的学生还是挤破头想要进入这样的学校
而社会上的那些主要针对师范类学生的学生辅导类的机构却相对来说缺少教师
这跟法学专业的学生首选进入法院和检察院工作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另一方面,即使是那些毕业后选择进入企业做法务人员,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都跟企业法务人员所做的工作是有差别的,所以也根本不能适应这样的工作
2.在培养机制上也存在问题
高校在培养适合企业法务人才的时候,在机制上就存在着问题
具体来说,高校并没有达成功效的应变
虽然我国的企业已经发展了好多年,而且高校也明显意识到了现在社会企业对于法务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