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政策略探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从2015年初我国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措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科技部门、人力与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和共青团等机构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促进创业的政策


这些政策既促进了社会的创业,也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障工作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关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基本状况
  为促进和保障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和部门出台了创业扶持政策

课题组在掌握国家和省级创业政策基础上重点关注了苏州市和在苏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政策

从政策制定的主体来看,有苏州市、各区、县(市)和就创业主管部门

各在苏高校也出台了不少相应的办法和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政策保障措施
  1.大学生创业政策宏观保障措施

关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在2010年5月份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

当时教育部出台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还没有现在这样的大的创业背景和创业氛围

2014年底大学生创业保障的宏观措施从国务院、财政部、人社部、教育部到各地级市的相应部门都出台了宏观指导性意见、办法、规定等政策

如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并实施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

这些政策在宏观上对促进大学生创业、改进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和创业实践将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2.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微观具体措施

大学生创业的微观政策保障措施,是指具体执行和管理部门的措施,或者是直接针对小部分区域创业大学生的政策

它包括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的《关于做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苏州市就业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出台了《关于调整灵活就业人员和创业培训结业并自办实体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标准的通知》(苏人报规[2015]5号),对创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做了(提高)调整

另一种具体政策体现为“小区域大政策”,也就是政策制定主体行政级别不高,但是政策涉及的客体范围、面积较广,超出了行政区域的范围

比如,苏州工业园区2014年11月制定颁布了《苏州工业园区支持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它是为支持中国大学生来苏州工业园区创新创业,推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同团中央牵头成立的“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进行深度合作,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实施意见


  3.政府颁布的有关创业政策中涵盖大学生群体的政策

2015年以来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倡导全民创业

这个万众创业的背景包含了大学生创业

2015年4月苏州市政府颁布制定的《关于实施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的意见的通知》(苏府[2015]61号),《意见》指出,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实施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提出意见,优先支持青年科技创业团队

2015年5月苏州市政府又颁布实施了《关于实施创客天堂行动发展众创空间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通知是面向全社会的,但通知中明确鼓励和支持青年及大学生在苏州创新创业,通知要求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支持高校创办“创客学院”


  4.涉及大学生创业的单一政策较少

课题组调查发现当前政策制定部门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综合部分内容较多,内容多涵盖培训、税收、工商注册、贷款等,与创业有关的大部分是多项内容混合在一起,政策措施涵盖内容空泛,只要是涉及创业的都有“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保障措施”等

较为具体的政策不是太多,而且多是关于税收、金融、保险等关于财政方面的支持政策

如2014年6月苏州市政府办公室颁布实施的《关于苏州市区创业引导性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苏府办[2014]103号),对支持创业的引导资金的使用做出规定

  二、大学生创业政策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根据课题组调查研究,大学生创业政策存在不足和问题,政策的效能发挥不是十分理想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大学生创业资源分布不均
创业资源是实现创业的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