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7亿美元上升到了9860.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5.6%
[1] 但是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面临了前所唯有的挑战,使得我国很多加工贸易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中小型贸易企业大量倒闭的不利局面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不断增加、贸易壁垒日趋频繁等新情况,而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使得他们还不足以应对当前国际竞争环境下的各种考验,亟待我们加快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工层次低、技术含量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产品加工的层次较低,承接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零部件和原辅材料等初级环节,加工的深度不够,缺乏技术含量,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逐渐消失,使得我国很多中小型的加工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二)企业的营销能力不是很强 长期以来,我国的很多加工贸易企业都忽视了营销职能和营销能力的提高,不注重对市场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研究,新市场开拓与新产品研发的能力较弱,缺乏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较强适应性,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市场营销网络,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开拓
[2] 同时,我国的很多加工贸易企业主要是进行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这在很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营销能力的提升,给企业的升级与转型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三)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的加强贸易企业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自金融危机以来,陆续收到美元持续贬值、欧债危机、经营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加工贸易的订单量和回款速度都收到了很大的影响,而目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与转型
(四)加工贸易的政策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的不断增加,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引导和监管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而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主要是针对加工制造环节而制定的,对产品研发、测试、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政策投入却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管理政策和激励政策
同时,我国的深加工结转、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限制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3] 二、加快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加快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与转型,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保障
因此,加工贸易企业的领导,一定要重视自身人才队伍流失的问题,加大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训力度,并积极加强同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高加工贸易企业专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政策 为了加快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与转型,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和作用,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加完善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
例如,制定和完善“以出顶进”政策,完善出口退税、保税政策,加大价格、税收、投资、贷款等支持政策向我国下游最终产品倾斜的力度,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产业链条和配套能力,尽快建立起一批带动性较强的配套协作型企业和龙头企业
[4] (三)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引导与扶持 为了尽快建立健全加工贸易的市场服务体系,应当尽快建立加工贸易企业的准入规则和淘汰规则,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对于附加值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重视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对于不具市场潜力的企业应当引导企业进行升级改造或淘汰,严厉打击各种违反犯罪活动,为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
[5] (四)积极同国际市场进行接轨 为了有效避免各种贸易壁垒对加工贸易企业在出口贸易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应当积极适应各种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变化,做到对国际标准的积极适应、主动适应
在同国际市场进行接轨时,加工贸易企业不能过分强调眼前利益,应当具备长远眼光,积极进行生产加工技术、卫生、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升级与改造,主导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推动企业管理走上标准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增强加工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