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20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568845亿元,


根据近两年调查,从产业方面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1]

由此可知,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升级不仅直接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所带来的经济效应

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通过引发技术进步和带动生产要素转移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通过自发演化和政府推动的途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二、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

美籍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在研究各国经济发展效率差异时,提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某种行业部门,在不同的阶段,甚至是比较成熟的阶段中,都有一些可以带动另外一些产业结构发展的部门,这些部门被称为行业领导者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也对结构优化升级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从企业家及资源的稀缺性等原因出发,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应集中有限的企业家、资金和资源,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优化产业结构

美国华尔特.特曼罗斯托在研究发达国家不同经济成长阶段时,进一步阐述了产业结构这一概念,并对其特征和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国内学者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等问题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经研究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调整指标体系,经过优化的建立和基准的升级,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建立基准进行定性分析,促进当地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二是如何评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优化的观点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和协调及实施过程中,研究体系的优化与升级也应将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有机结合,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

第三是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分析,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中国更重视实证研究,尤其是是对产业结构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在省,市,县一级的具体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直接促进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为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通过自发演化和政府推动的途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通过引发技术进步和带动生产要素转移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GDP的影响
  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是目前我国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通过产业结构和单位GDP能耗之间的关系分析,能够形成一种产业结构定量分析系统,以便对单位GDP能耗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关系进一步了解,明确产业结构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积极作用

对于降低单位GDP能耗,产业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就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得出:在中国,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的发展是相对稳定的,我国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家和人民的根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后盾

第二产业通常占有主导地位,它决定着一国的国家实力和现代化发展水平,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提供材料和技术设备,生产大量的原材料并进行资本积累,为人们提供基本消费品[3]

第三产业主要以服务业为主,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途径

在今天的世界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反映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影响
  从产业结构看自发演进路径,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

农业是人类工业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历史

农业生产作为人类活动表现为人与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之间的过程,其发展水平取决于在使用过程中的工具

这个工具是即最早的生产制造业,这是第二产业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第二产业仅用于为第一产业服务

由于生产约束的主要因素第一产业,它的发展将受到第农业发展的限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