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new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


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

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

  1.施工中的问题与原因   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牵涉到从设计、施工到项目经理、甲方,多专业技术工种,多单位部门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点:   1.1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

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类同,这也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1.2管理方面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

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

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2.“四大控制”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企业家的共识

搞好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2.1进度控制  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

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

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

为了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起参加

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

  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为

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订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用旬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总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

  2.2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项目经理和预算员要参与投标书的编制项目中标后,要具体落实到项目部去完成项目经理与预算员对标书确定的造价和工期最有发言权   2.3质量控制  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项目

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

严把材料质量关

甲方采购的材料和乙方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

  确保主体结构质量

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

重视装饰质量

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

抓好关键部位施工

例如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都是关键部位,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或者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中来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严格执行“三检”制度

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监理验收,实行“三检”制度,其目的在于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搞好技术交底班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工人心中明白所进行工作必须达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