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一项涉及几千万人的事业单位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的实施对于党和政府新时期做好事业单位人员的聘任、管理、工资福利待遇等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政策规定
事业单位中的大部分人员是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
面对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以完成新时期各事业单位所面临的新的工作任务和社会环境,是值得各级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考虑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同时,对于各个企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创新能力是各专业技术人员安身立命的基础,各企业也需要更加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进步的根本动力
创造力是创新能力的根源,立足专业技术人员深处社会实践一线的工作现状,我们认为要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可以从建立以下工作体制、机制入手:
一、建立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战略规划体系
从世情、国情、党情环境的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出发,在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定位进一步科学化、明晰化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规划的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战略规划体系是开发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需要,有意识的建立和培养一支适应国家高新产业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
我们看一下当今世界,无论是蓬勃发展的信息、新能源、航天航空产业,还是传统的工业制造行业,无不存在在空前激烈的竞争
我国在许多产业中往往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和下游,从事的是一些加工、组装的工作,产业附加值较低
同时,我们却付出了环境污染、资源、原材料消耗等较大的代价
转变我国在产业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必须从对国际产业分工的从新审度中找寻出路
瞄准高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提升我国的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我国建立一支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二、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设计中突出创新能力的要求,建立一种推动创新的工作机制
随着产业分工的逐渐精细化,各种工作被人为的分成了若干互补相关的环节
而处在各个工作环节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往往被分配来做几项乃至一项简单的工作,如拧螺丝、焊接某个部件等工作
这种将整个工艺流程碎片化的工作设计,使得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对产品的整体观念和认知
每天的工作就是简单的重复、重复的无聊
对于许多人来说,一天的工作和一年的一个样,一辈子的工作和一年的一个样
常此以往,人的创新能力就会被逐渐的抹杀,对于新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也是一种较大的损失
当然,流水线式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数量,我们可以将流水线式的工作流程和对员工工作的整体认识结合起来
明确告知工作人员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性能、功用等,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工作人员交流会,请他们提出自己在工作的某个环节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集众人之智,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创新性的想法和改进措施运用到工作创新中去,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适应创新型工作的需要,我们还可以采取工作交流、岗位轮换等措施,让员工体验学习不同的工作岗位所需的各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员工成为适应本单位多岗位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推动员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进行创新性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三、建立基于创新能力评价的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和任用机制
事业单位管理条例再次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作为工作人员选聘的基本工作机制
我们在贯彻和落实公开选拔任用工作人员的基础上,还要将创新能力作为选拔任用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那些创新能力突出、特别是那些已经做出一定创新成果的人员破格录用,以创新的工作机制来鼓励想进入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想创新、能创新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按照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以评价促奖惩,以奖惩带工作
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创新带给自己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树立创新工作就是提拔晋升的前提的思想意识,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投入到创新工作中去
四、推进对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
专业技术人员要创新,为单位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创新的科学方法
为此,国家和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