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1.引言
文化产业是二十世纪初才开始出现的概念,由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首先提出,并迅速得到了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有快速发展潜质的产业,自出现起就立即得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重视[1]

对文化产业的深入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奥康纳博士认为文化产业所经营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它们的文化价值,商品的形式主要是符号性商品;提摩﹒坎泰尔则认为文化产业指提供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同类组织机构;安迪﹒C﹒普拉特认为文化产业就是与以文化形式生产材料活动相关的产业;中国学者薛晓源则认为文化产业应该包含三部分的内容:(1)文化价值是文化产业主要产出品的商业价值

(2)它既包含传统的文化产业也涵括了最新的互联网及高新技术产业

(3)文化产业的范围逐渐拓宽,   在全球化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地产业链[2]

 据统计,全球文化产业每天新增产值达到220亿元之多,并仍以惊人地速度增长着[3]

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经持续超过其他的产业,已占GDP总量的25%,在出口产业中所占比重更是达到60%,是推动美国出口增长的主要部分,到现在美国文化产业已经完成了向集约化和巨型化的发展

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在1993年就超过了位居前茅的汽车工业,2010年日本文化产业产值达到11070亿美元,占GDP总量15%,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扮演主要角色[4]

而我国一直没有重视文化产业的价值,只看到了其文化价值而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产业功能

我国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将其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在2001年

发展到现在,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实现产值3.9万亿,第一次超过GDP总量的3%,与发达国家比重普遍达到15%的情况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以后要走的道路还长

2004年黑龙江省提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口号,发展文化产业由此被摆上日程

到2005年建立合理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并以此促进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被写进十一五发展纲要

到2011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产值达到285亿元,比上年增长36%,是GDP增速的三倍

同时制定十二五规划,计划到2015年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超1000亿元

建设10个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区,扶持10个年产值超50亿元的文化企业集团,力争2-3家企业集团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5]

综上,将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链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分点剖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政府制定对策是十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2.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链现状及分析
依托本土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合理的发展模式,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链条逐渐延长,形成了以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艺演出业、文化旅游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6]

   2.1文化旅游产业链
黑龙江省的文化旅游业资源相当丰富并富有特色,冰雪、森林、江河湖泊、湿地、草原以及俄罗斯边境游等资源是全国独有的特色

黑龙江文化发展的特有优势是民俗文化、边疆文化交流,要发挥这些优势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旅游文化整体挖掘发现黑龙江省文化底蕴,在旅游中展示黑龙江省的文化历史,了解东北亚民族的风情

近些年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十一五期间共接待旅游人数763.33万人,实现总产值2876.05亿元,占GDP总值的比重也达到了8.63%,文化旅游业正由小到大转变,发展势头良好,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必将越来越大

 
图1 文化旅游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由文化旅游业的特点决定了文化旅游产业链是一种横向的产业链,处于产业链中的企业都具有相似性,都能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一定的旅游产品,但所提供的产品不能涵盖消费者所有的需求

目前来看,黑龙江省文化旅游的产业链中存在价值创造上的空白

从产业链思维上来讲,应该注重产业内各行业之间的平衡发展,要求各类文化旅游企业在数量、层次、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应该协调发展[7]

而黑龙江文化旅游业比较偏重于旅游餐饮,在其他类企业方面比较薄弱,整体产业结构比较畸形,没有做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2.2广播影视产业链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业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共有82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建起了覆盖全省十三个地区的广播电视光缆网络,通过亚洲2号卫星省电视台新闻频道在黑龙江省落地,广播传输范围覆盖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

2010年全省广播电视运营收入超过25亿元黑龙江广播电视局下属省广播电台、电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