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对文物管理工作的力度不断增强,我国历史遗产和优秀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继承
近几年,文物管理工作获得了明显成果,针对文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较多问题,严格管理博物馆文物,可以促使人们详细了解大自然成果
一、我国文物管理工作的现状
国家提出“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为依法行政和管理,落实好我国文物管理奠定了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颁布,国家制定了专项文物保护法规,全面推动了文物保护法制化进程
此外,我国文物管理科研成果已超百余项,大部分文物管理相关科研成果已获得国家科技奖,且已覆盖到文物管理工作大部分领域,甚至少数项目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据2007年开通的“中国文物管理网站”和“全国文物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我国各地展开资料信息库系统工作,表明现代技术在文物管理中的强大生命力
二、我国文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文物管理工作投入资金较少
在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中,国家投入资金力度较小,资金缺乏问题比较严重
例如,部分地区文物管理所,所得经费两万元左右,无法应对基本文物日常工作、抢救和保护文物工作,使文物管理部门、博物馆工作难以开展业务,收藏珍品无资金征集,展览无法更新,导致观众稀少,从而无法实现文物管理经济和社会效益
2.文物管理基层基础设施落后,人为破坏比较严重我国地方文物建筑基本生活设施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文物基层基础设施较缺,大多数地区生活服务设施比较缺乏
其次,我国文物基层设施陈旧,大部分建筑长年未修,资源价值受到巨大影响
再次,历史文化遗产区域盲目开发与改造,损害了名胜古迹环境风貌,带来无法挽回损失
3.文物管理工作缺乏秩序,损失较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珍贵文物非法走私活动非常猖獗
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来,盗窃文物和盗掘古墓葬等违法活动比较普遍
大部分珍贵文物被不法分子走私出境,并且数目惊人,导致不计其数的珍贵历史文物流落他乡
多种途径走私文物较多,且其损失难以用金钱来估量
三、我国文物管理工作的对策
1.充分发挥资金效用,提高文物管理力度
政府应充分发挥资金效用,提高文物管理力度,确保文物保护财政支出应用到位,确保充足的财政预算运用于公共投资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自身部门改革力度,不再停留于原地,增加部门活力和色彩
此外,国家应保证文物保护社会效益实现并增加其经济效益,积极与旅游业等行业合作,销售文物复制品与仿制品,增加文物保护资金
2.建立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加强文物抢修及保护
我国文物主管单位应设置专门的保护机构,加大文物保护与管理力度
在曾申报国家拨款补助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维修单位设立专项保护机制,并兼有专款专享专用的完全优势
同时,我国应通过文物保护专门机构整合优质文物资源,提高重点文物抢修效率,加强普通文物保护实质工作
此外,我国应增大重大文物护理与修善力度,减少省级以上文物险情情况,加强革命时期与建国初期重要文物的征集和维护,增大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与文化文物保护力度
3.有效实施法律法规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文物管理执法力度,严肃处理和打击文物违法案件与犯罪活动
文物管理部门应有效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的通知》,要不断提高全民文物保护和参与意识,加强全民文物保护法制观念
同时,我国应设立由该领域政府官员、专家、非政府机关和边缘群众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对国家级文物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与科学评估,对缺乏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机构进行严厉惩罚,并将评估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形成监督委员会内部良性互动的监管机制
4.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城市建设范畴
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相脱节的情况,我国应不遗余力地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将文物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畴
城市建设在规划初期应当考虑文物保护工作,在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时,邀请文物保护相关部门参与进行,举行有文物专家参与的听证会或规划会议等,大大减少对文物资源的破坏
例如,面向旅游市场销售文物复制品和仿制品
由此,文物管理工作部门在坚持社会效益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扩大博物馆活动内容,发展文物产业
四、结语
文物管理是一项复杂工作,也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主要组成部分,只有文物保护工作切实得以开展,才能确保我国的文物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文物管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