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缺乏一定的主导地位
当前很多医院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时候,没有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而是被迫于某些因素而进行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例如医院进行的创建升级等
并且我国很多二甲医院在内部还没有专门独立的审计机构,就算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这些医院也将内部审计机构安排为财务科室的下属机构,或者让内部审计机构在监察以及纪检之下进行设置,有些医院虽然设置了独立的内审部门,但缺乏一定的主导地位,这就使医院的内部审计机构丧失审核、监督、控制的内审职能
(二)医院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我国就医院的内审工作颁布了的相关法律中,只有我国卫生部对其颁布了《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医院内部审计相对于国家审计以及社会审计而言,我国没有针对医院内审所显现出来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及准则
卫生部所颁布的法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使审计人员在具体处理审计事务的时候显得无章可循,这就大大制约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三)医院职工对内部审计认识不够
我国很多医院里的职工认为,医院的内审工作实质就是自挑毛病以及自找矛盾,很多医院的领导对于审计的具体职能以及作用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且这些领导对于制定出来的内审制度具体应该怎么实施也不是很清楚
与此同时,在一些医院里,无论是领导还是职工都认为内审工作可做可不做,可开展可不开展,没有将内部审计纳入重要日程,与业务工作同推进、同部署
这些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处于被动的地位
(四)人员配备不足
医院内部审计是一项技术性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需要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以及知识基础
就当下而言,内部审计队伍不能满足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并且很多医院没有予以配备充足的内审人员
从年龄结构上看,当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里呈现老龄化;从知识结构上看,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大都是财务会计出身,内审人员对计算机、经营管理、基建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掌握了解甚少
(五)审计内容比较单一
在当下,很多医院所实施的内审工作还是局限于医院收费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只有极少数医院开展了经济合同审计、内控制度评价以及经济效益审计
随着我国改革医疗体制的进程逐步深入,影响医院发展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医院当下所实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以及新形势的要求
二、医院内部审计改进的对策
(一)保持内部审计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深入,内部审计的地位逐渐提升,其显现出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就建立独立审计机构而言,应该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使医院的内部审计机构具有一定的主导地位
这样医院的内部审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只有医院具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这样才能够真正将内部审计所具备的管理、监督、鉴证以及评价等职能予以充分发挥
与此同时还要实行服务与监督并举,将监督纳入服务以及整个医院的管理中去
(二)转变观念
医院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效果,如果医院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予以支持,那么内部审计工作就开展不起来,因此医院的相关领导都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并且医院的领导还要积极参与进审计工作中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对应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还要帮助内审部门协调好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排除在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故障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为了能够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满足医院发展的要求,医院必须要予以配备充足的审计人员,并且还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的不断提高
在进行选拔审计人员的时候,医院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对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要积极吸引进来
在评价审计人员业绩方面,医院要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考核,从而达到使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目的
与此同时,医院的审计人员还要对知识进行不断的更新,具体方式有:自学、培训、参加学术交流等
(四)加强内审制度的建设
在当下,我国的卫生部门能够根据国家的对应的法规制度,制定出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内部审计操作指南以及内部审计准则
与此同时,医院还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与医院实际情况相吻合的《审计人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