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为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广东省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建立了现代产业体系,并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广东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摆在建设创新大省、经济大省面前的重要课题,人才发展仍面临着严峻挑战
如:人才结构和能力不强,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低下,缺少优秀拔尖人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以及缺少系统配套的人才工作政策措施等
人力资源理论对于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就是人才,只有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才能推动科技进步和提供专业性、技术性和创造性服务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内涵
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的西奥多·舒尔茨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理论正式诞生
在二战时期,传统经济学理论显得苍白无力,西方国家遭受重创,二十世纪中叶,西方经济获得了大于物质资本投入的价值回报,经济出现了超常增长
而人力资本理论却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的方式和途径,对现实困境做出了合理解释
西奥多·舒尔茨定性宏观研究了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的贡献,并且他着重关注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生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对比关系;他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体现在卫生保健和服务、成人教育、正规教育以及人才流动上,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健康和态度上
随后很多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等从各自角度上,对人力资本进行解释
笔者认为,人力资本就是在劳动者身上的智能、体能和道德因素构成的价值创造能力
第一,人力资本虽然受劳动者的本能和道德因素的制约,但本质上,其是人的智力,是劳动者的知识积累、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有用价值的集合,因此,人力资本是投资在劳动者身上一种活的资本形态
第二,人力资本的成长需要消耗各种资源,一方面受人的生理特征不断老化,另一方面受组织需求不断变化的影响,因此,人力资本的获取与维持需要不断地投资,如:货币支出等
第三,为实现产权转移和价值创造,人力资本需要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人力资本具有产权,只有产权清晰、激励有效才能促进人力资本增值,才能充分保障劳动者的所有权和收益权
第四,人力资本经常不能产生最大价值,“木桶理论”如影随形,其能否发挥最大价值取决于要素短板,人力资本增加取决于个体投入的学习时间、态度等,取决于投资额和投资类型,如:教育、流动等
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增殖性、能动性等特征,因此,为优化人的智力、体力和道德素质,在经济活动中,人类需要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投资,扩大资源投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二、广东省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21世纪以来,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截至2014年,广东省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55万人,高层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增多,全省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26.5万人,双聘院士100余人,院士3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际级人选90人,累计培养博士后6 0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 151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4年底累计受理专利申请量达到了18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了44万件
连续13年保持钱首位,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总量的55.53%,每百万人拥有专利的专利密度是全国平均数的2倍多
但是从理性上,广东省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对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重视不足,专业知识更新缓慢
早在2005年,广东省就开办了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培训涉及卫生、教育、交通等各个行业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办班专业范围不断扩大,及时更新了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积极配合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各级人才部门越来越认识到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为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近年来,以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为代表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专业技术人才面临着生理特征老化和知识更新的压力
首先,广东省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存在短期化、形式化、福利化等倾向,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的质量不高
其次,高研班对非国有企业的支持明显偏少,每年奖励或资助的高研班一般都集中在事业单位,如医院等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民营经济成了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多数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十分重视创新活动
但是,民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