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历史书】那些你不知道的起源故事

上一期我们讲到物业管理在国际上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来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物业管理的种子如何生根、发芽呢?我们一起来翻开《万物历史书》


物业管理在中国的起源 《万物历史书》第二讲 1953年12月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袭击了香港九龙半岛的石硖尾,原本欢乐祥和的平安夜变成了约6万香港人的惊魂夜,约17万平米的住宅区被大火吞噬


香港政府为了安置这些无家可归的居民,在废墟上修建了29栋徙置大厦,至此也拉开了香港公共房屋发展的序幕


1972年的石硖尾屋邨(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1970年,香港大部分的房屋都属于政府所建造的公共房屋,为了保证房屋的质量、加强对房屋的管理,香港政府颁布 《多层建筑物(业主立案法团)条例》 ,授权业主组织管理物业


至此,物业管理的雏形产生

1972年,时任港督麦理浩爵士提出十年建屋计划,一改过去政府对公共房屋重量不重质的态度


加强了对公共房屋的服务和管理

到20世纪80年代,香港政府及私人机构开始全面引入物业管理概念,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及提高物业管理专业水平


至此,香港的物业管理已基本成型

1981年,在深圳有这么一个叫“ 东湖丽苑 ”的楼盘,前来购置的基本都是香港人


这时候,物业管理在香港已基本成型,成为了港人购房的考虑条件之一


而当时的中国内地,房屋还是归“房管所”管理
在小区业主的强烈要求下,开发商到香港进行了学习

最终,在 1981年3月10日,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内地物业管理的诞生


物业管理第一村——东湖丽苑 万科物业的诞生 《万物历史书》第三讲 万科最早由做摄录像器材、进出口贸易起家,自然而然的,代理了索尼(SONY)的产品


当时索尼公司的维修中心设立在广州,而万科却在深圳,当客户需要进行器械的维修时就会非常的不方便


为了确保今后售后服务更加快捷,万科便向索尼提出“由万科出资,在深圳设立维修中心”


索尼当时的回复很直接,万科出资建立维修中心没问题,但是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才可以


那就是“ 维修中心必须有两名经过索尼专业培训的工程师 ”
而为了实现这个条件,索尼给了万科两个选择
1、派两名专业人员到日本来学习一年

2、索尼在中国办了7期培训班,万科可以从培训班里挑选两名学员


日本索尼技术服务中心深圳分站成立 当时这件事情对万科的触动很大,毕竟那时候的索尼属于行业大佬,在卖方市场上完全不需要为经销商做太多服务,但是却依然对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细致把关、要求严格


何况,电子产品的寿命也就10年左右,而房产的寿命却长达70年,不做好售后怎么行?一向精益求精的大老板王石决定,在 万科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开始引入物业管理业务


于是,在 1990年 , 万科的第一个住宅项目 天景花园 内, 第一个物业管理处诞生 了


自此,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同时确保房屋保值增值的万科物业应运而生


万科天景花园 第一个业主委员会 《万物历史书》第四讲 上文提到万科集团首个住宅项目——天景花园在深圳落成


由于小区环境规划理念超前,吸引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业主购买

但在当时,对于正处于发展探索期的物业管理行业,还存在很多的不健全之处


比如,缺少法律法规的指导、规范,管理上的无序、混乱等等

当时的天景花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然而正因为这些问题的显现,加上 一群热心的高素质业主和一家以“全心全意全为您”为服务理念的物业公司 ,成就了中国第一个业主委员会的诞生


王石(前排左一)陪同来宾参观天景花园 “电费纠纷”催生首个业主委员会的诞生 事情的起因源于小区电费的收取


由于当初天景花园规划时设计了两台变压器,分别供给住宅楼和商铺,但入住一段时间后发现供给居民楼的变压器负荷不足,管理处便向供电局申请将供给商铺的变压器补充用于居民楼的用电


因为商业用电的价格要高于居民用电,自然就引起了业主的不满,久而久之有些业主干脆不交电费,要求物业管理处尽快想办法解决


当时物业管理处的同事找了相关部门很多次,但供电局仍坚持小区业主不能按居民用电的价格交费


万科物业从建立之初就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眼见业主的意见越来越大,无奈之下, 管理处只能做出暂时替业主垫交电费的决定


但是作为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费是唯一的收入来源,这种垫支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能力范围


随着业主的意见越来越大,物业管理人员意识到很难与业主一一沟通,但如果找一小部分理性的业主,大家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协商解决办法可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这一构想很快得到万科公司高层以及业主的支持,经与部分热心业主商议后,很快决定以成立“业主管理委员会”的方式来搭建一个沟通平台,随后, 中国内地第一个业主委员会在天景花园呱呱坠地


天景花园业主委员会诞生始末 决定成立业主委员会后,管理处立即行动起来,在小区发出公告,以单元楼栋为单位,鼓励热心业主推荐或自荐


天景花园共有6栋楼,14个单元, 每个单元选出1位代表作为业委会委员,加上管理处1位执行秘书共同组成业主管理委员会


1991年3月22日晚上19:30分,天景花园4栋B座底层管理处会议室 ,天景花园业主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会议隆重召开,经各楼栋所推选出的第一届15位业委会委员全体参加了会议,王石等万科高层也悉数到场


会议上,业委会委员李士奇、万科总经理王石以及管理处主任陈之平分别发表讲话,全体与会人员对业委会章程、用电、水使用及费用情况、增设休闲椅和果皮箱、管理费构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议案形成会议决议


就此, 中国第一个业主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

(待续) 延伸阅读 在天景花园业委会成立会议上,蓝云、郭文辉、林建平、黄有安、李士奇、肖幼美等当 选为天景花园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委员,当时并没有业主委员会主任这一名称,而是叫做“会 长”


在天景花园业主委员会第二届会长(主任)林建平于1995年写给全国优秀管理住宅小区检 查团的一封信中,充满着自豪: “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同万科物业的管理者一起共建文明小区


” ‍ “我们认为尽管业主大会及委员会是住宅小区的最高权力机构,但是它与物业管理部门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依存的


” 林建平曾形象地比喻, “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就是一对恋人,要相互沟通,求同存异,才能把小区建设好


”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周五再会
神马?第一讲你迟到了? 点我查看 第一讲内容吧!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