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作为吉林省旅游品牌的代表之一,其旅游产业的运行仍以观光型为主
观光型的旅游活动在新时期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属于粗放型的旅游方式,这种方式造成旅游产品的附加价值很低,尤其在当前旅游者越来越成熟、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深层次化的背景下,粗放式的旅游活动组织安排形式并不能充分发挥长白山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相反会给长白山的旅游产业发展甚至长白山旅游环境保护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滞后长白山旅游产业的发展
因此,在旅游产业新业态的不断呈现背景下,在长白山品牌战略及长白山旅游产业向休闲度假复合型、生态文化融合型转型升级的要求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业应致力于打造高端的养生文化旅游,提升长白山旅游文化的内涵
一、长白山养生文化旅游资源条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无论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还是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也就使长白山保护区的负氧离子含量非常丰富,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调节人体神经,使人精神放松,是非常宝贵的养生旅游资源
长白山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独特,自然资源组合极具原生态特点
长白山温泉旅游资源丰富,温泉水中矿物质丰富,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长白山风景优美,贾岛有诗:“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生动呈现了长白山优美风景的极高美学价值
长白山区药材资源也极为丰富,人参、雪蛤油、鹿茸等名贵药材产量丰富,在中外负有盛名
这些药材对人体增强免疫力、消除疲劳、美容养颜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是非常宝贵的养生旅游资源
长白山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包括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萨满文化,特色鲜明的朝鲜族婚俗、节日、服饰、饮食等民俗文化,生动有趣的剪纸艺术、民间传说故事、石雕木雕等雕刻艺术等民间艺术文化等,都可作为养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
二、长白山养生文化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长白山保护区在转型发展时期提出了发展养生旅游的新思路,但是在产品开发与运营管理中做的还很不到位
单纯考虑最受旅游者喜爱的温泉旅游资源而忽视了对其他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整合,没有做到文化旅游资源向养生旅游的转型开发,同时缺乏长白山养生旅游品牌的创建意识,温泉旅游产品本身虽然是最受旅游者欢迎的养生旅游产品,但是就产品开发与运营而言,与传统的观光型产品存在同质化的现象,缺乏能够延长其生命周期有效措施
从养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情况看,长白山保护区综合性的养生文化旅游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养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严重不足
专门到长白山进行“养生文化游”的产品并未开发,即使打着“养生游”的旗号的相关产品,内容安排上也与普通的观光型产品无异,并未体现养生的文化与养生效果
从旅游者的角度看,养生旅游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去长白山泡温泉,认为这样就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可以看出旅游者心中的养生旅游仅仅是一种单品,对养生文化旅游的认知度还有待提升
设计并举办相应的节庆活动,通过养生文化旅游节的方式提高养生文化游的社会知名度
(二)打造高端有内涵的养生文化游产品
将长白山保护区的养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摒除传统观光型产品的因素,尽量将体验融入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
将多种养生文化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在产品中能够体现出身体的养生与精神养生并重的理念,丰富养生文化旅游的产品内涵
例如,在三天两夜的行程当中,延长温泉时间,并向旅游者讲解不同温泉的功效及泡温泉的方法,之后在长白山森林当中享受森林氧吧带来的新鲜空气,行程节奏安排应尽量缓慢,沿途带领旅游者认知长白山区生产的药材并讲解其药用功效,住宿的酒店安排朝鲜族民族特色民居,品尝朝鲜族食物并领略朝鲜族的民俗文化
(三)准确定位养生文化旅游市场
除了将市场定位在老年人群当中外,针对中青年白领阶层及年轻女性也应重点开发
这类旅游者对养生比较重视,对养生旅游产品能够产生的效果也比较期待,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考虑不同旅游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