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看大学生消费观的塑造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现状
  1.追求时尚和名牌,少数大学生存在攀比心理


据调查统计,受贵州省兴义市当地消费水平的影响,兴义的大学生存在追求时尚与名牌的消费特点

大学生站在时代的顶端,对时尚的敏感度很高,喜欢追新求异,就怕赶不上潮流的发展,这是当今大学生的共同点

少数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不懂得量入为出

调查显示,个别大学生消费注重品牌,据统计,兴义市有16%的大学生会选择品牌使用,包括日用品、护肤品和服装

当代大学生追求穿的要光鲜亮丽,即便不是名牌也要时尚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手机的使用,现今的大学生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有的甚至是拥有多部手机

苹果、三星、小米、步步高等品牌的手机在大学生中也很普遍手机话费消费已成为大学生消费中不可或缺的
  2.缺乏理财知识,储蓄观念十分薄弱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兴义市大学生生活费的使用情况,有35%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总是透支不够花、不够用,虽然是大学生,但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却有所下降,理财方面的知识也很欠缺,这使得很多同学到了月底就不得不“省吃俭用”,因为一个月的生活费没有得到合理安排,所以到月底就成“月光族”了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消费组成是非常不合理的,但只有少数大学生会有计划地消费

他们大多会盲目追随校园中的消费大潮,缺少自我判定和自主意识

大多数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用度都超越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有自己的积蓄


  3.恋爱消费支出过度

据调查,兴义市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巩固恋情和讨恋人开心而付出的“恋爱费”是比较高的,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消费过程中一部分不合理的支出,很多大学生在谈恋爱时,为了取得对方的欢心,为了显摆自己的“魅力”,总是不惜重金,并经常把满足物质需求放在第一位

因为谈恋爱而使每个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他们这种不合理的消费往往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形成一种不理性的价值观,容易让当代大学生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成因分析
  1.自身因素

当代大学生突然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处在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在日常消费中不能持有合理的、正确的消费观念,容易使自己产生很多消极的、负面的、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由于他们还没有真正走向社会,没有工作,经济上也没有完全独立,在消费时,往往缺乏经验与理智

且他们的心理仍处于成长期,还未定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失去理性判断

大多数学生因为家庭生活费的供给而安于现状,不用为了生活而奔波,对未来也就没有了太大的奋斗目标,甚至有些大学生会放大自己的这种满足感,出现了许多当代大学生追逐高档电子产品的现象,如买苹果手机、买名牌等炫富情况


  2.社会因素

现如今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造成的

当今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而正是因为目前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消费

这种错误的导向助长了大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与攀比风气

另外,当今社会刷信用卡已经成为新时尚,而当代大学生对这种透支消费的方式有着相对敏锐的模仿力,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大多都缺乏自主判断能力,如果他们没能得到适当的引导与帮助,很容易走入消费误区

养成错误的消费行为习惯,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

  三、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消费观
  1.加强自身教育

自身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加强自身教育

首先,当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缺乏社会磨练,社会经验不足,对不正确的消费观念缺乏理性的判断力,为此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培养当代大学生坚强的信念、意志力,从而培养其判断社会各种现象,辨别对错的能力

其次,当代大学生还应增强自身的消费责任意识

这需要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学会维护自身的消费权益,懂得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消费责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再次,加强精神消费

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注重精神消费

部分大学生的理财知识、储蓄意识、经济独立意识相对薄弱

多数大学生买东西没有记账的习惯,也不会按计划进行消费,学期结束时,很多大学生支出过多,没有结余

当代大学生应增强自身的理财意识,自律、自觉地抵制不良习惯的影响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