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计划
(一)长江计划的意义
随着西部大开发与三峡工程的兴建,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保护好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且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也将对华北、京津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二)长江计划活动安排
整个“长江计划”计划在泸州、重庆、宜昌、武汉、南京和上海等地开展水质检测活动,在各个城市征集科学志愿者定期检测长江水质情况,观察长江流域的最新变化
这次活动以玉树这座经历地震重创的佛教重镇流经的通天河为起点,沿着长江,最终在上海
全长6 380公里,历时223天,“ITS长江计划考察队”期盼以自己的行动,联合长江沿岸城市的志愿者,环保专家,公益人士,媒体共同来引起人们对长江问题的关注,从而切实深入对长江进行保护
整个“长江计划”计划在泸州、重庆、宜昌、武汉、南京和上海等地开展水质检测活动,在各个城市征集科学志愿者定期检测长江水质情况,观察长江流域的最新变化
二、水质检测
(一)我国水质检测测定方法
1.测定项目
基本测定项目,属于水的一般性质的项目,全部采样点都要测定;可选择的测定项目,可按地点、水的用途和测定目的选用
2.采样频率取决于监测的目的要求和水质的时间变化规律
一般常规监测,如中国水利部门要求基本站每月采样一次,为进一步了解污染状况的辅助站,根据需要每年采样6~12次
3.监测手段人工采样分析,自动监测,遥测遥感
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流程
为了响应《南方周末》的号召,武汉东湖学院管院青协的志愿者在武汉绿色江城环保组织几位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长江计划”,成为“重走长江路”中的一员
在汉口江滩及龙王庙两点分别取水样,进行四个实验,以检测其水质情况
除了实验外,我们还需要仔细记录检测周期、样品收集地点、气象条件、样品收集日期和时间点,及检测出来的数据
最后,写成“长江计划”科学志愿者日记,以总结经验,分享感受
(一)三大实验流程
1.PH值酸碱度实验步骤
滴2~3滴试剂于50ml被测溶液(无色)中,摇匀;根据被测溶液的颜色变化对照色别表,即可读得相应所测溶液的数值;需在30秒以内进行色别对比
2.DO值溶解氧量实验步骤
先用待测水样冲洗烧杯2次,然后取水样10ml;依次滴加试剂Ⅰ和试剂Ⅱ各滴5滴,摇匀,静置3~5分钟;滴加试剂Ⅲ5滴,摇至沉淀完全溶解(若没有完全溶解可再滴加试剂Ⅲ1-3滴);与比色卡比较
3.NH3-N值氨氮含量实验步骤
用水样冲洗烧杯两次,取水样至刻度5ml;往烧杯中加试剂Ⅰ5滴,摇匀;再加入试剂Ⅱ5滴,摇匀;放置5分钟,与标准比色卡自上而下目视比色,色调相同的色标即是水中氨氮的含量
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和经验总结
进行了三次的水质检测活动后,我们的暑假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很多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加入了“长江计划”这个活动,了解了现在水质存在的问题,也增加了我们组织在今后开展活动的经验,扩大了今后志愿服务的范围
从活动前对“长江计划”的了解,我们明白了在保护湖泊方面,不仅要做到口号,定期开展保护工作,还得做到有数据,因为有了数据反映出来的事实,才能解决好问题
作为环保志愿者,要学会用数据说话,分析问题所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抒发情怀上,这样才能真正了解问题的实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作为长江水系的重要组成,武汉以湖泊闻名,江湖状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生活在长江哺育的城市中,检测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近,随时可以进行,而对周围环境的检测,也是我们对生活环境关心的开始
在今后我们的志愿者活动也应多注意这一方面
在第一次水质检测活动中,在绿色江城的教师首先讲述了北线走上长江源头考察水源状况的经历,接着简单说明并演示了水质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基本学会了水质检测的基本方法,同时也让了解到了现在水质所存在的问题
接下来的第二次、第三次活动中,虽然没有教师的指导,但我们已经可以自己完成水质检测活动
在活动期间,也经常会有路人询问和帮忙,通过路人对活动的支持,让我们更有了动力,也发现了人们对水质活动的关心
作为一个志愿者,我们应贴近群众,奉献群众,有了群众的关心与支持,也坚定了我们将继续把这个活动办下去的信念
通过这次的水质检测实践活动,了解到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除了努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