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院校民间音乐课程产学研的三元并重,建立全新的理念,把民间音乐的活态保护、合理开发和文化产业的良性运作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以科研为核心,学校的课程改革为关键,根据旅游院校的特色和当前旅游业的特点,改革旅游院校民间音乐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研究机构、政府决策部门和产业建构部门培养理念全新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各种高素质的关键性人才,这些人才在各环节互相作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价值的语境下,使民间音乐得到活态保护、合理开发,使文化产业得以良性运作
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之大,涉及的地域之广,是无容置疑的,这样,必然会导致旅游文化产业结构的一次革新
这次革新关键在于理念和实践的更新,最终体现为旅游文化产业模式的更新
一、文化价值为导向的理念更新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我们理解旅游文化产业,总是关注其产业的功能和作用
产业的构建主要依据产品,时刻受到产品销路的制约和影响,产品的销路又受到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的影响
我们对这些过于关注,而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文化的内涵、独特性和珍贵价值不够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本末倒置的状态
其实,旅游文化产业的根本是文化
顾名思义,文化产业,产业虽然是中心词,但文化却是前提,这种产业是文化的产业,而不是产业的文化,是先有了文化,才有产业,产业的内容是文化,而不是与之相反——文化的内容是产业
因此,旅游文化产业依托的是文化,产业不是根本,是目的,文化才是根本
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建构一个什么样的产业,而是考虑我们所依托的文化是什么样子,要对所依托的文化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它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结构、所属的人群,它的珍贵价值所在,然后才是在保护其珍贵价值和独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再考虑产业的建构方式、运作方式,产业的效益,政绩等诸多的问题
这里探讨的是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其中的文化就是民间音乐
这种产业必须依托于民间音乐,其结构形式和运作方式是以民间音乐的珍贵价值和独特性为基础,经济效益和政绩方面只是最后的结果
就开发得较早的侗族大歌而言,构建有关侗族大歌的旅游文化产业,只是一个目的
要达到这个目的,侗族大歌才是最根本的
侗族大歌所承载的关于侗族祖先和侗族整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所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思维理念,以及侗族大歌特有的侗族多声部织体和长大的套曲形式这些音乐上的结构和艺术特色,是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也是它的文化价值所在,这些才是有关侗族大歌旅游文化产业的内容
这些内容决定着文化产业的结构形式和运作方式
所以,只有在保护这些珍贵价值、独特性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再决定侗族大歌旅游文化产业的结构和运作形式,而不是反过来,先构建一个能赚钱的产业,然后再填充侗族大歌的内容
这种理念的更新,体现在把原来的效益先行和政绩先行,转化为文化价值先行,把文化价值作为产业建构的导向
这种更新是观念上的彻底改变
在目前一切讲究经济效益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观念的改变会受到层层的阻力,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它需要社会各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和各种宣传媒体首先转变认识,给予大力的倡导方能有效,否则寸步难行
这种观念更新的关键,是要有一批具有这种观念的关键性人才,这种人才不可能凭空而产生,它必须依靠学校的培养
因此,学校的教育就是关键,必须加强学校的教育改革,首先在培养人才方面率先实现理念的转变,建构起文化价值先行的理念
具有文化价值先行理念的人才,分布到产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方能带动产业和政府的理念转变
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理念的更新,是旅游院校民间音乐课程产学研三元并重对旅游文化产业影响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二、突破效益瓶颈之实践更新
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理念更新一旦发生,用以指导实践,必然引起实践的更新
这一更新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跳出经济效益的瓶颈
事实证明,任何有关文化的事情一旦与经济效益挂钩,就不好办,就会引出许多弊端,特别是在教育部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上
文化产业的创建亦属于这种性质的事情
目前的现实是,在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文化产业的开发中,总是以经济效益为杠杠,以创造多少利润为评价机制,从而忽视了文化产业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导致在市场经济杠杆的作用下,用肤浅的、虚夸的、甚至歪曲篡改的做法来创建文化产业
这些文化产业大多具有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