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向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传统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一般是教师讲授、示范、布置作业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旅游人才

相对而言,“六位一体”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以互动性和整合性来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旅游管理的教学,全面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正是由于“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具有互动性和整合性等优势,能够使学生有效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师生中普遍受到欢迎

但是,由于我国引入“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时间比较短,对于如何有效将“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引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国内对于“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多是局限于一些文化课程,对于旅游管理实践课程方面的研究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空间

  一、“六位一体”教学模式概述
  “六位一体”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者在教学前必须对市场进行调研,在充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后,以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和岗位描述为起点,来编制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课件

“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以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和奖励式教学为主体,形成一个师生互动性和教学资源整合性的教学系统

“六位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方面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让师生间能够一起协作完成作业任务,最终达到汲取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

  二、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没有认识到高职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没有从实际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出发,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系统知识的教授而忽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程、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学资源单一,而信息化时代却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最新的和最前沿的知识来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第二,教学内容不合理,导致岗位能力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主要表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活动信息相对滞后,很多教师未能根据最新旅游行业现状来做课件,没有结合社会用人的需求战略的变化来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且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过多,实践教学内容匮乏

第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合理,缺乏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主要是按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成都进行相应的评价

考核时,往往是一味地以学生的理论成绩和简单的实训作为考核的标准

另外,学生能力的考核,往往是以任课教师的定性评价居多,缺乏社会、家长和企业对其的评价,从而可能出现以偏概全的消极影响

  三、“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有效应用方案
  (一)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不断发展,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可是从实际的就业行情上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格的旅游管理人员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确,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其培养力度不够

这要求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应采用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来确定培养目标

这对专业较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前,教师应对旅游行业进行大量调研,明确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再者,学生应培养自己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根据市场的需求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来对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在旅游管理专业课内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驱动法,教师通过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模拟真实的旅游管理场景,并设计一些课程任务,并对能够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可发放一些小奖品和精神鼓励等,来激发学生上课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