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自2013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对符合准则规定的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也为广大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工作提供了便利


我国小企业的财务人员主要来源于我国广大高职院校,然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却未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及时进行调整

《小企业会计准则》需要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相衔接,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员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
  (一)简化了企业会计核算过程
  由于我国大多数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经营管理模式较为简单,在经营方式上也较为灵活,对所露的企业会计信息要求远没有大中型企业那么高,因此对账务处理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简化

比如《小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一级会计科目仅66个,而《企业会计准则》涉及的一级会计科目达到了156个之多

会计计量方面只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财务报告方面只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将简化企业会计人员会计核算过程,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二)减少了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为小企业的纳税工作提供了便利
  原先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企业人员进行纳税申报的时候,需要比较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进行大量的纳税调整

对于小企业会计人员而言,计算复杂而且难度较大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上减少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

比如对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也与税法一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摊销方法也与税法一致

这样就减少企业纳税调整事项,同时也便于税收征管部门进行管理

  (三)能够与《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协调
  实施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后,我国基本会计准则框架下形成了《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两个子系统,分别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

这两个准则虽然适用范围不同,但是两个又能有效协调,相互衔接

比如小企业非经常发生的业务,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小企业发展成为大中型企业,就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课程体系衔接的必要性
  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未来主要就业于小企业,但是在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尚未引入《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教学

为了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适应能力及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需要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积极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有效地衔接

  (一)目前课程体系理论知识较难,学生难以掌握
  对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而言,特别是理论教学部分和本科院校没有太大的差异

账务处理相关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均是以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准绳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该准则与税法中的相关规定差异进一步扩大,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纳税调整事项

这就导致了在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学起来较为困难,而且很多知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用得非常少

  (二)满足小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是我国小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创新,对于规范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促进我国小企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法人经营单位中,小企业数量占据九成以上,小企业从业人员占从业总人员一半以上,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具有广泛的实施空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我国广大小企业需要大量熟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人员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调整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更多地融入《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的教学,这样才能满足小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

  (三)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最初的就业主要是面向小企业

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相衔接,不仅仅可以满足社会对于掌握小企业会计实务人才的需求,也可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优良的基础

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不断深入,在未来各类会计职称考试关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考点也会越来愈多

因此在校期间就进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知识的讲授,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措施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