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按着这个要求,我们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
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
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
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
(三)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
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四)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
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
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
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重任 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
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
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
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
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
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只要有固定住所、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城镇人户、就业、入学、劳动保障等,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
四是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
在农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建设
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则表现为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 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
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
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
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
(三)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错施 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
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要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卫星城镇
在发达地区,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
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
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