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商品
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大,自然灾害多,粮食生产区域及结构性不均衡;另一方面,近些年国际粮食市场风云际会,外资热钱不断涌入中国农产品市场,都给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带来了巨大压力
国有粮食企业,既要面向市场求生存和发展,同时更承担着保证粮食市场安全的职责,面临的发展任务更加艰巨
一、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的环境分析
首先:统购统销制度在我国实施了32年
在此期间,粮食市场一直由政府管控,国有企业一支独秀,市场基本不存在竞争
1979年改革开放,1998年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后,我国粮食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国有企业一家独尊的局面得到改变, 2001年我国加入WTO,国际大粮商通过合资、自建等方式在中国进行基础性扩展,准备全面进入我国粮食市场,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更加激烈
其次:就米、面、油等粮油产品而言,由于加工工艺、原料等方面大同小异,致使各企业产品之间差异性很小,企业间竞争激烈
最后:随着粮食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销区的粮食企业,注意到掌控第一手粮源的重要性
同时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对农民所种的粮食实行最低保护价和敞开收购政策
二. 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的优势分析
第一.具有政府政策性支持
作为国有粮食企业,必然要承担着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国家在运行过程中,也一定会通过各项措施,为国有粮食企业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
尤其2007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全世界爆发了粮食海啸,这也给我国政府敲响了进一步做好粮食工作的警钟,政府必定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市场的控制能力
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载体,国有粮食企业必定发挥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作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对国有粮食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会逐步增强
第二、具有良好的信誉、品牌影响力
国有粮食企业因为“国有”身份,在粮食质量管控、品牌美誉度、百姓信赖度上具有其他性质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如2008年北京粮食集团作为奥运核心区特有粮食供应商,以高度的政治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出色的完成了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粮油供应任务,古船面粉更是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名牌,获得了消费者的高度信赖,具有稳定的消费群体
第三、具有较成熟、稳定的上下游资源和基础设施
通过近几年在国家财政支持和企业自身努力下,国有粮食企业的粮食储藏、加工、专业物流等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在粮食市场拓展、粮食采购基地建设等方面也有所增强
在第一手粮源掌控上,形成建立较稳定的粮食采购基地;在原粮贸易市场上也积累了长期稳定的客户资源
三. 国有粮食企业的劣势分析
第一、 整体实力相对偏小
作为经营基础型产品的国有粮食企业,由于产品利润率低,只有通过规模效益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但无论资产规模、产业链建设、硬件设施、社会影响力等同世界“ABCD”四大粮商相比相距甚远
第二、 粮食产业链体系还有待完善
粮食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力度不相协调,特别是粮食基地建设方式简单,科研创新力量薄弱,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低下
在渠道建设上,主要依靠各连锁超市,不仅面临众多的品牌竞争,增加了企业销售成本,而且降低了企业对产品销售渠道的控制能力,使产品销售受制于人
第三、 缺乏专业化、国际化人才,运营机制僵化,运营效率偏低
国有粮食企业较其他行业相比,收入少、企业体制落后,总体运营效率偏低
现有人才队伍仍以传统粮食业人才为主,缺乏现代化、国际化的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新招聘的学生流失率也比较高,造成了人才的严重缺乏和断档,成为制约企业下一步战略调整和长期发展的最大障碍
第四、缺乏高利润产品,盈利能力偏低
目前,粮食加工产品单一,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利润率不高
从北京2011年度财务数据看,最高净利润率仅为2.74%,最低仅为0.28%
总体缺乏粮食深加工及高利润产品,企业盈利创效能力较低
四、国有粮食企业竞争战略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因主营业务的特殊地位和低盈利能力,为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应实行复合多元化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在粮油加工业务上,可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主要做好四个方面:(1).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定的各项预算要确保准确、合理;(2).建立内部管理控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