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一、意识形态在社会的重要性
如今,无论是哪一个社会当中,都会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一种是在这个社会当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为生产关系服务的意识形态;一种是这个社会当中过往的已经消亡的意识形态
一般来说,凡是能够在经济结构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阶级,都能够主导意识形态
但是如果说主导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没有正确的理论的支持,那么不但会使这个理论本身出现问题,而且会使得整个社会都出现动荡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都必须对社会的指导思想进行管制,来引导人们的思想
江泽民同志说过,这一个世纪,从未有一个理论,能像马克思的那样保持活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社会的进步,对世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尽管说世界上的情况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规律从来都没有超过马克思主义者所揭示的历史规律
胡锦涛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分化,二是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理论的终极理想,第三是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利益
第四是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特性
因此无论社会怎样的发展,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必然的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原因
首先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去坚持,一种理论是否值得我们去坚持并不在于说这个理论存在了多长时间,而在于其自身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指导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我国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思想,并且用它来指导所有的社会活动就是因为它是科学的,它并非是空中楼阁,而是始终将实践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不断的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来发现新的问题,来不断的发展充实自己的理论内容,它辩证否定的观点,将世界看作是永恒的发展的过程
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批判性的、革命性的,而在阶级上,马克思主义是属于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保护的最为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与规律相符合的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并不像资产阶级的思想那样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与狭隘性
其次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共同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刚刚出现的时候,它仅仅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当中的一个小部分,而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与它同地位的平均共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等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只有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阵营最为强大的思想基础,经过了历史的考验与证明
纵观从上个世纪开始的中国革命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其他的理论体系是不适用于中国的现实情况
然而如今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时代发展如此的迅速,那么党与国家怎么往前走,根据什么理论体系往前走,举什么旗,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本质核心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无论是考虑国际与国家的关系、现实与历史的关系,都得出了必须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的结论
最后,中国如今面对的时代的问题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首先是西方的敌对势力仍然不断的企图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细化分化,从而造成了在思想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矛盾
如果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不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思想舆论进行相应的管制的话,人民很容易被西方错误的片面的思想体系影响,从而导致社会的动荡
在思想领域与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不一样的声音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声音
其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推进,社会逐渐进入了转型期,而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时刻,人们对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追求会抬头,一些人会因为受到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而秉持着极端的个人主义,随意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物质生活,但是精神生活很容易因为物质的富足而变得混乱,而一个国家思想的稳定永远是政治稳定的最基本条件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首先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实情况进行结合,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的理论成果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万万不能将过去的理论来指导如今的生活,必须不断的推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当自身的执政的能力,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要在社会当中营造一种正确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氛围,要让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