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本文值得每位家长读完)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具备各种才干的成功者,所以我们仔细地找他们的潜能,给他们报各种培训班,希望他们尽快“出类拔萃”。但是这是不是太着急地给他们装备各种“武器”,却忘记了给他们心灵的成长空间和时间?



一个优秀的孩子,又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还会画画,学习成绩还好。长大了,读初中了也是什么都会,每次考试前几名,考上重点高中,高考又成为状元或者前几名,考上国外或者国内最好的大学。


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几年以后读研究生,再读博士。你看,父母亲也荣耀了,感觉我的孩子很优秀,不到45岁可能就是一个副处级干部了,不到50岁就是个正处级干部了。亲戚朋友、同学、家人逢人便说我的孩子有出息。


不到55岁他就进监狱里去了,父母亲这个时候还流着一行老泪,"我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自己的子女刚好长大成人,进去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现在它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了,芮成钢不就是吗?

  

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要的吗?当年我们追求分数、琴棋书画、那么多才干,最后走向芮成钢这个道路,那我们就要思考了,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原来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我可以说这么一句话,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1.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引导孩子转向爱、善、智慧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灵魂出了问题。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那么我请问转向哪?往哪转?引导孩子转向分数、转向才能、转向才干、转向本事?都不是。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研究的结果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


你学过哲学,在西方哲学里面“爱智慧”就是哲学,那我加一个善,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你说这个人今后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而恰恰这个东西是我们全世界的普适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2.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里来看望我。


她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黄毛丫头,怎么办啊老师?”我说:“你这孩子多少岁?”“10岁。”我说“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她学习成绩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我说:“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


2014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叫师爷爷。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我说:“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还高,比你还漂亮,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她说:“当时我真的着急,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的。”

  

我从这个例子当中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是“慢”的艺术,什么叫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两个,子女就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上帝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你记得我这句话,黑格尔说“存在即价值”。

  


3.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

  

现在的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以为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


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说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结论是:第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


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


我们现在好多名校干什么事,名校选孩子读书,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选择名校的人就多,于是名校就有资格来进行筛选,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是对的,但是从做教育的角度来说又是错的,选择人的教育叫“伪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还要考试入学,两科语数,小学低于198分,没有特长,一律不能录取。我所在的学校收的是几十分、120左右的孩子,我们还是要把他们教出来的。


  


4.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

  

为什么习总书记说要潜心育人?潜心是一种境界,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潜下心来做事?我们好多时候都把学生当作了手段,而不把学生当作我们的目的。你看,为什么当作手段了?使劲培养,培养好了以后我得高额奖金,这是他获得奖金的手段、获得名誉的手段,于是难免浮躁。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

  

我说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看看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孩子11、12点基本上做不完,高三就更不说了。


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孩子,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3点之间,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一种叫性激素,一种叫生长激素。有光照、有压力它不会分泌。


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压力大,他长得就不好,这就是规律。如果老师懂了这个规律,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个要求,最迟10点半孩子必须入睡。


因为孩子入睡两个小时以后才可能进入深睡状态。你看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不管,使劲学,为了分数、为了技能、为了才干。

  

所以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5.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教育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哲学。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


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就这么简单。什么叫过头?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第二个,“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是他现在又必须要分数,所以他又必须要勤奋学习。


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


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你是博士,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6.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你看我们现在做教育都是为了适应外界,很多同学因为要去适应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我们学校教的主流价值全部忘了,所以就是必须要丰富内心。


简单的说,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他通过自己学到的东西再来回馈社会,这是我们的一个附属产品。他为自己学的一个附属产品、客观产品就是他一定是为这个社会做好,他自己如果都不丰富怎么能够为社会好,他是破坏社会的。


图文来源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近期热门文章

家庭关系痛苦的根源:中国人普遍缺乏界限感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什么样?

哈佛教授丘成桐:中国学生基础好,那是自我麻醉!

美国留学后如何拿到绿卡?这篇文章总结得最到位!

为什么你那么爱孩子,孩子却跟你不亲?

原来美国大学已将中国留学生分析得如此透彻

美国名牌大学金融系停招中国学生:看中国教育和文化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重磅】希拉里放狠话: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STEM专业后,直接拿绿卡

【重磅】教育部最新政策出台,从幼升小到高考全面改革!

编辑“姓名+联系方式”短信发送到手机号18745785519,可以报名线上免费试听课.

4D英语颠覆传统课堂英语教学!

4D英语让你的英语学习不再跟风!

4D英语让你感受英语学习的大不同!

4D英语的五大奥秘


1. 创新教育思维

语言的本质是什么?是声音。从初生的婴儿咿呀学语开始,一个人就开始了对语言的学习。汉语如此,英语亦然。秉持这一理念,4D英语彻底颠覆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让孩子学习英语的本质,进而拓展英语的高级思维。因此,4D英语是最符合人的语言认知规律的英语,也是高效率、高质量的英语。

2. 优质外教团队

什么样的老师最能理解英语的本质?毫无疑问是美国的精英老师。4D英语的教师100%都是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等美国著名大学的文科研究生、博士生,并经过美国国际教育创新研究所严格的甄选和培训。我们相信,只有亲身经历过美国精英教育的外教,才能带给孩子最真实的美国课堂与最顶尖的英语教育。

3. 精选的名著阅读

有别于传统英语教育的段落阅读,4D英语课程的阅读材料全部选用经典的英语原版名著,并由美国国际教育创新研究所静心编辑,涵盖幼儿到高中的全部阅读需求。辅以外教精心设计的随堂问题,既保证孩子对英语本质的学习,又能带给孩子西方文化、价值观、辩证思维的高级训练。

4. 创新高效的微课堂模式

美国国际教育创新研究所研究证明,语音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边听边说是记忆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微课堂模式正是排除了视频、线下教学中的视觉干扰,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听力、思考、语言上。同时,微课堂模式让家长可以全程参与,亲身感受孩子的表现。

5. 中教五星级服务

4D英语的中教100%经过4D英语总部严格的培训的英语八级的老师,负责指导学生预读、监督学习效果,为学员的家长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五星级服务。

        4D英语是一种新的文化和新的思维。4D英语采用简单、自然的教学方法,实现一学就会,会了不忘的教学效果。4D英语让你的英语与美国人一样!

课程简介

1

4D英语基础课程

 适用对象:6岁至8岁无英语基础学生,或无基础的成人

2

4D英语小说阅读课程(Pre Reading)

适用对象:小学3年级至5年级(8—10岁)学生

3

4D英语小说阅读课程

适用对象:5年级至12年级(10岁~18岁)学生

4

4D英语高级听说课程

适用对象:8年级(12岁)或以上,准备参加托福/雅思考试的学生

5

4D英语批判性阅读课程

 适用对象:10年级(15岁)或以上,准备参加SAT、ACT考试的学生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0-3234微信:xsw4Dyy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8号北京科技会展中心3号楼17B

        黑龙江分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高新技术开发区明月街174号15号楼10楼

官网:http://www.english4d.com/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4D新思维英语 (xsw4Dyy)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在线咨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