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提供服务不仅可以有效扩大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更可以有效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它是高校图书馆价值最大化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尝试对公众开放,有效发挥了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
这样的做法不仅赢得了公众的普遍赞誉,对于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建设和发展亦是非常有利的
可以说,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相关方面的实践和研究
这对于研究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那么,新形势下究竟如何有效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实现路径
一、实体馆的开放
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服务的重要路径就是实现实体馆开放,公众可以凭借身份证办理借读卡进入高校图书馆进行阅览
为了不影响高校图书馆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规定在寒暑假期间对公众进行开放
假如公众需要外借图书的话,则需要根据高校图书馆的要求交纳一定的定金和借阅费用
如此以来,不仅满足了公众对于知识的渴求,与此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校图书馆的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
例如,著名的香港大学图书馆以及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就为公众提供了两种借书权限标准,为公众提供了预约和续借两种服务功能
而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还在此基础上为公众开通了图书催还服务
假如高校图书馆想在全年为公众提供实体馆开放的话,笔者建议高校应该在图书馆内建立或设置专门的公众阅览室,把公众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有效进行分离,以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
在公众借阅卡的办理方面,可以办理月卡、年卡以及终身免费卡等三种
除此之外,公众在办理借阅卡的时候应该提供当地的工作单位以及身份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高校图书馆向公众进行开放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不能望而却步,而是应该迎难而上,坚决予以解决
总体而言,高校图书馆向公众进行开放应该成为主流发展趋势
二、电子资源获取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公众更希望可以通过互联网便利的获取高校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
因为通过互联网访问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公众来说提供这项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的为公众开放电子信息的服务功能
例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就为公众专门开发了数字图书馆,从而满足公众阅读和研究的需要
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亦可以借鉴这种做法,为公众建立专门的数据库让公众首先购买个人账号,然后随时随地的登录高校网上数据库做到这一点对于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2011年底,国际图联与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共同发布了TLIB协议,该协议明确提出:可以允许图书馆在相关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满足公众对资源的合理使用需求
在此基础之上,该协议还建议图书馆利用一定的技术保护措施保护电子资源不受侵害,并建立相关的赔偿责任条款等
这一点亦是高校图书馆在向公众开放电子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和做到的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公众获取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加强图书馆电子数据库的建设,加强电子资源的整合以及分类导航,从而为我们的公众提供更好的检索服务
三、网上参考咨询
所谓的网上参考咨询主要是指高校图书馆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而对公众所实施的一种开放服务
这样的服务对于公众来说是非常便捷的,不需要见面就可以获取相关的服务
而高校图书馆也应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如此以来就可以更好的满足公众的需求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做没有什么必要,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借阅卡办理,很多公众并不是非常了解,因此他们就不敢办理
但是通过相关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详细解答,他们就可以充分了解借阅卡的办理程序,从而有信心到图书馆办理借阅卡
另外,部分公众可能由于诸多原因不能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无法确定图书馆是否有其需要的文献资料,此时就可以通过网上咨询的方式想图书馆管理员进行咨询,待确定完之后他们就可以灵活处理,减少公众的麻烦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公众提供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可以为公众提供极大的方便,可以打造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