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皇岛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
1、区域和交通优势
秦皇岛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省葫芦岛市,西接唐山,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
自古就有“两京锁钥无双地”的美誉;且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环渤海经济圈内,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秦皇岛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发展契机
秦皇岛交通便捷,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从北京、天津、沈阳到秦皇岛只需两个多小时
2、休闲旅游资源优势
秦皇岛自然条件优越,集中了山海、沙滩、瀑布、关城、港口、温泉、湿地、候鸟、珍稀动植物与国家地质公园等多种优质资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动物种类繁多,尤以鸟类为最,达上百种,是世界四大观鸟地之一,被称为“观鸟的天堂”
滨海休闲度假是秦皇岛旅游的王牌,滩缓水清,沙软潮平,是我国北方最优秀的海水浴场和海上活动场所
1954年夏,毛泽东主席满怀深情写下了著名诗篇《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生动描绘了秦皇岛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目前,秦皇岛市开辟了长城文化、海滨休闲度假、历史寻踪、观鸟旅游、名人别墅、山地观光、海洋科普、国家地质公园、体育旅游、城乡双向游、会议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精品旅游线路,特别是北戴河新区国际旅游度假中心的开发又为秦皇岛的旅游发展提供了独有的条件
3、环境优势
秦皇岛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
辖区内地势多变,但气候影响不大
秦皇岛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0摄氏度,暑期平均气温为24摄氏度
夏日的秦皇岛花木葱茏,天蓝水清,各国游客在绿树红瓦、金沙碧海中流连忘返
多少GDP也买不来洁净的空气和水!碧海、金沙、湿地资源,是旅游胜地秦皇岛的最大品牌,秦皇岛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高森林覆盖率城市,空气负氧离子是一般城市的10到20倍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2.29%,其中北戴河区的城市绿化覆盖率为57.29%
“绿水青山,越来越体现为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为秦皇岛的旅游和招商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休闲文化对秦皇岛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的措施
1、整合休闲资源、优化休闲环境,打造休闲文化品牌
秦皇岛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山海关万里长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处(山海关),“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处(北戴河、山海关),有国家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9家,3A级景区5家,2A级景区6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
秦皇岛是全国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秦皇岛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集中性、质优性、独有性的特点
为此,秦皇岛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不仅应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还应积极借鉴国内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成功经验,整合旅游休闲资源,增强关联度和互补性,优化休闲环境,打造休闲文化精品,建设世界一流海岛休闲文化,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2、挖掘休闲文化内涵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秦皇岛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
其中自然资源以山、海闻名,人文资源以关、城最为突出,社会资源以中央暑期办公地——北戴河最具魅力
秦皇岛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里留下了伯夷、叔齐让贤、老马识途、入海求仙、孟姜女哭长城的动人故事、魏武帝“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精美诗句、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光辉足迹、一代伟人毛泽东《北戴河—浪淘沙》的宏伟吟诵
种类各异、内容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丰厚灿烂的文化为秦皇岛旅游发展增添了无穷魅力
必须挖掘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名人胜迹、融长城与山林自然一体化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积极组建民俗风情表演队,展示农村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特色,丰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充分发挥休闲度假旅游区的主要功能,挖掘其休闲文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