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我们不妨给自己提出以下的疑问:与湖北、江苏、山东、浙江等省的综合观测业务相比,我们有没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对于现有的现代化观测、自动化设备,我们究竟能否应用得得心应手?观测员是否都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我们综合观测业务现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做好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工作,下面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提高气象业务整体水平关键在“人” 1.1 我省基层台站基本业务现状分析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和现代气象业务的多样性,仅仅具有单一技能的业务人员已经无法胜任新业务的要求,许多业务人员身兼数职,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精力, 影响了主要业务
部分业务人员转岗,去搞科技服务,收入也很可观,这也严重影响了现有业务人员特别是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这种情况一方面影响部门的工作, 另一方面也荒废了个人的能力
近几年我省呈现外聘人员增多,业务水平不高,流动性大等特点
一些台站的业务人员几乎都是外聘人员,非气象专业人员观测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有的站人一批批的换,流动过快,许多原从事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都调整到本局其它岗位中,这就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质量的稳定
如何健全外聘人员的管理体系,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需要探索的问题
1.2 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基层台站提供有利人才保障 随着自动气象站的建立与完善一部分老的业务人员在计算机、自动气象站的应用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年轻业务人员的注入,虽然解决了老业务人员不能胜任的问题,但在观测基础理论、编发气象报告、观云识天等方面,却远不及老业务人员熟练,气象业务仍然要在新老体制中徘徊很长一段期间,能够引领气象业务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
急需吸引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补充到基层业务人员队伍中来,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小团体,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工作
2.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共同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1.1 开展互动活动,建立我省测报精英团队 为测报人员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定期开展气象观测技能经验交流研讨活动,实现技术共享、经验共享、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逐步建立全省测报精英团队,把精英团队作为凝聚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
2.2 建立比、学、赶、超的竞争机制和配套奖励措施 例如每一至两年可以评选10名业务技术能手、20名技术标兵,并结合县级业务技术带头人评选工作,从测报队伍中快速成长和造就一批优秀人才,将在业务培训、比赛选拔、交流学习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机会,尽可能为一线业务人员提供其获得荣誉、取得科研成果、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和机会
同时要重视第一线业务人员的创新精神,围绕本地气象业务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省、市、县三级每年应投入一定的资金,自行设立课题,组织基层业务骨干开展科研攻关,这不仅有力地夯实了气象业务基础,也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另外,对待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及在科研中取得成果的业务人员,除了给予物质奖励之外,还在评先选优、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从而在气象业务人员中形成了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
3.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岗位培训 3.1 加强业务学习,严格考核 大多台站的业务学习、业务检查、集体观摩、应急演练等流于形式,学习风气不浓,没有形成常态化
一部分观测员缺乏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遇大小问题就是问上级,不动脑筋,严重依赖,得过且过
制定的考核办法也是应付检查,殊不知好的考核机制对于勤奋工作、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人不仅是从物质上,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给予肯定与表扬,这样可以极高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鞭策职工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将业务质量的考核与业务人员的工资、奖金挂起钩来,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3.2 建立综合气象观测教育培训基地,提高技术能力 有些同志出现了怕培训、怕学习的想法,因为谁去培训,就是谁的事,久而久之大部分事情都集中在一、两位同志身上,也使这些同志有一种满足感和优越感
一线业务人员平时工作任务都较重,很难抽出时间集中进行培训,这就需要对本单位业务人员采取分期分批安排业务技能培训的办法,至少每年能够到省、市局参加培训一次或者到基准、基本站学习
使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岗位所必需的技能
鼓励业务人员参加高层次的气象相关专业成人在职教育,加强气象观测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省每年对新进非气象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