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负控技术加强需求侧的管理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来看,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


如果采用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削减这部分高峰负荷,则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压力

    一、利用负控系统,提高大客户用电监控管理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电力营销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有序用电,实现限电到户、到设备,做到限电不拉路的重要管理手段,是实现营销现代化的主要技术之一

为帮助35kV以上客户做好削峰填谷,充分利用现代化负荷控制技术帮助和指导客户合理用电

  (1)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营销服务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格导向使用电大户对自身的电力消费情况越来越重视

但由于大多数客户端缺少技术支持和现代化用电管理理念,还不能对自身的电力消费情况做进一步分析,而且也不愿采取错峰用电、夜班生产等节电措施,导致低谷时段的电能白白流失

针对此种情形,为保证安全错峰限电,为客户终端安装了无线双向控制系统,随时采集分时段用电负荷和电量、高峰和低谷负荷发生时间,时段电量比例等实际数据

  (2)通过使用负荷系统,制定措施政策   系统可以24小时采集用户终端实时负荷,最大负荷值及最大负荷发生时间,跳闸次数及跳闸时的负荷等,并生成负荷曲线

可以监视重点客户的用电情况,分析计量装置的现场使用,防止窃电及设备故障的发生

将不同行业、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时期的曲线变化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及对电力供应的影响,针对每个大工业客户的用电性质和特点生成限电预案,并和客户进行沟通,以最大程度来保护企业的用电利益,同时减少损失电量,降低线损率

     二、建立远传限电有效机制   在电力供应紧张需要削峰填谷时,尽管事先已生成限电预案,但为了确保限电时客户端不发生安全事故及设备损坏等经济损失,本着强调“过程管理、细化管理”的方针建立了一套有效的限电机制

  (1)加强对客户端的监管

指定大客户负控管理对口人员,定期到现场巡视,并帮助客户分析用电现状和解决问题

根据限电预案,帮助35千伏客户合理用电、计划用电,并在协商的情况下签订好限电协议

  (2)保持信道通畅,对过于老化的装置进行更换

广泛采用RS-485收发器,即使通信距离为上千米,也可以有效抑制共模干扰能力,提高信号传送速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三、智能电网对电力需求侧管理能力的提升   智能电网在很多方面的发展概念都对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作用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法

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与用户有较好的信息交互、实施分时电价,对用户用电负荷进行全面监控,提倡使用智能家电和大力发展储能设备,鼓励分布式绿色能源的发电上网

  (1)电网与用户的互动   电网企业向用户发布实时电价、实时负荷、实际供电情况等与用户相关的电网运行情况

用户根据当时的供电情况,选择在电价较低的低负荷时段用电,选择适合自己的电源,达到减少尖峰负荷的作用

  大用户如果有较大的用电负荷需求可以提前向电网公司报告,电网公司可以提前做出准备合理调度发电量,及时应对尖峰负荷的出现,减少整个电网的备用容量和提高运行发电机的负荷率,提高发电机效率

  (2)先进的实时电价体系   在智能电网下,将实施更为全面合理的分时电价政策,不仅是尖、峰、平、谷四时段电价

全面合理的实时电价体系能够促进节能、降耗

在各用电领域全面推行实时电价体系,并及时将电价告知电力用户,可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实际的电价,选择自己的用电方式,实现用户主动调节负荷,移峰填谷

实行供电成本高时提高电价,供电成本低时降低电价,负荷高时电价高,负荷低时电价低,水电机组电源电价低,火电机组电源电价高等一系列合理的电价政策

用户选择电价低时用电,降低发电成本、降低损耗、减少煤耗、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3)全面的用电负荷监控   在智能电网下,对用户端的计量装置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够全面地监控用户的实时负荷情况

对每个用电终端的实时负荷、电压、电流、功率因数、乃至谐波等电网参数进行监控

有利于调度中心掌握实时负荷情况,进行短时间的负荷预测,保证发电负荷的及时供应,解决配网的“盲调”问题,而且能够为全网线损计算提供数据支持

智能电网下的用电终端还能实现对用电设备的控制功能

可对一些可以自动运行的用电设备进行控制,根据系统的实时电价和用户意愿选择适当的时候自动运转或者停止,实现错峰、填谷的功能

    电力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