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艺术与科学读书会”关注我们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如何?智能服务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如何?市场前景如何?人工智能时代会发生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变化,人类的命运将发生怎么的转变?
本期主讲人谭福生,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业博士,具有丰富的人工智能和服务机器人智能系统开发经验,现任众德迪克首席执行官,他将为我们全面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本期艺术与科学启蒙学习沙龙很荣幸请到谭福生先生与我们分享人工智能与智能服务机器人。
第八期艺术与科学启蒙学习沙龙笔记活动时间 2016年7月17日(周日)19:00
活动地点 青麦时代106间隔年小剧场活动介绍主讲嘉宾:谭福生 众德迪克首席执行官、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联盟企业青年专家
主讲题目:人工智能与智能服务机器人
主持人:肖怀德
参加成员:李轩、李雨谏、石小溪、周宇枫、管严等
◆ ◆ ◆
观点精粹
目前人工智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运算智能,电脑可以存储、计算、通讯;第二个阶段就是感知智能,电脑能听会说,能看会认;第三个阶段就是认知智能,电脑可以理解并且能够思考。
未来的技术很可能走入S曲线,他达到了一个突破点就是起点,这样一个起点会产生一个很大的飞跃,我们按照时间跨度去看,我们可能错误的低估了人工智能的破坏性,如果说任其发展将可能会危害到人类。
在人工智能领域里从业多年,我们发现感知智能这一块是目前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机器的进步是超过我们的想象力的,也许有一天那种算法突破了现在算法的范畴,它能够在软件上,能够像病毒一样传播,但是光有这个是不够的,还要通过硬件的自我复制能力,如果机器人坏了,可能会自己找东西,自己维修,这是一套系统级的革命。
人类希望机器人摔倒很可笑,但是他是在进步,就像反馈理论一样,他不断的去学习,机器人有自己的网络,他甚至通过光波,超声波,这个时候自我完善,自我学习是可能的,通过自我完善和学习,会有一个基因突变,机器人基因里面有一套算法,他突变自我复制,这是最可怕的,那时候就是群体了。
主持人讲述
32045超人工智能的担忧
目前人工智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运算智能,电脑可以存储、计算、通讯;第二个阶段就是感知智能,电脑能听会说,能看会认;第三个阶段就是认知智能,电脑可以理解并且能够思考。
关于人工智能奇点理论,人工智能技术会进步得越来越快,《人类简史》的作者就表示,未来的技术很可能走入S曲线,他达到了一个突破点就是起点,这样一个起点会产生一个很大的飞跃,我们按照时间跨度去看,我们可能错误的低估了人工智能的破坏性,如果说任其发展将可能会危害到人类。
前面讲到的都是弱人工智能,只是在某一方面擅长,比如说象棋,围棋。而强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一种可以跟人类比肩的,再到超人工智能,在所有领域都比人聪明的多。
怎么样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呢?
有三条路径,第一是对人脑的抄袭,研究人脑的基础,包括美国和中国都在研究脑科学,包括基因的精准医疗,通过基因的控制,通过人脑的机理研究开发。
第二是模拟生物的演化过程,通过一些基因算法,反复的去运作,去评价,然后通过这样一个反馈,不断的优化算法,这样自然选择的过程将会产生一个非常强大的电脑。
第三是电脑解决所有问题,通过电脑不断的改进本身的算法,在一段时间技术进步之后能够达到这样的智能爆炸,这个预测在2040年,只有25年的时间,智能程度达到现在普通人的17倍。
而超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不可控性,智能机器或者超级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对外的沟通方式变得不可控,因为它本身就能发出各种广波,通过波他有手段连接到互联网,连接到他的云端,他对社交的操控能力非常大,他已经超过人类17倍,人类几乎通过物理断绝方法毁灭不了这种机器人。
我们有一些人可能提出这样算法,我们设计出智能机器人或者设备对人类友善目标就可以啦,这里也会有问题,我们想象中的目标都是有缺陷的,都是不可攻破的,我们可能让人快乐,会检索,怎么样让人快乐呢?可能服用毒品或者直接刺激大脑,其实可能智能机器人这样去做,这样对待你。让人笑,可能是用另外一种方式,让你脸部肌肉永远笑,这样一旦到超人工智能,设计这样的目标是控制不了的。
◆ ◆ ◆
互动讨论
李轩
在人工智能领域里,哪项技术或者哪几类技术是这个行业发展必须首先突破的?您觉得在这个领域里面,核心技术在哪里?
在人工智能领域里从业多年,我们发现感知智能这一块是目前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服务机器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领域,我们通过视觉识别,结构光去除背景噪声。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环境多变性,对环境的感知,加了很多传感器,比如说超声,红外,激光、视觉,还有待深度呼吸的,这些传感器的信息,主要解决机器人的感知,我知道放在什么样地方,什么样环境,目前放的时间不会很长,五年吧。我针对一个具体的场景提出多场景融合的方法,让机器人在这个场景里面做一些具体的工作,相当于场景识别,或者说有一定的访问互联网的能力,或者说我们建的机器人云端专网,机器人首先需要适应这个场景,这个场景知识能够学习得到,他通过我们做机器人公司包括运营方共同努力下,让之前运行的更好,这样积累更多的大数据,有了大数据,有了这样一个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然后产生大数据的积累,这是对的。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做服务机器人,叫家庭服务机器人,类似于有一个陪伴型的,放在家里,其实在没有数据积累机器人是很笨的,他可能犯一些错,但是随着他本身的不同融合,他的能力越来越强,他能够撞到东西,之后不断的反馈,他会识别主人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出去旅游了,你空调温度感觉不一样了,他会进行一定学习,自动和这些家电相连,这些数据怎么来,我们要提高机器人的使用频度。
谭福生
李轩
您在演讲中提到现在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主要做感知,还有计算算法。那未来人工智能是怎样基于算法,从功能性的行为发展到自我认识的阶段呢?
我们通常的理解的起点突破非常像人类炙人在七万年前的算法,这个算法用现在的算法和语言很难描述,但是机器的进步是超过我们的想象力的,也许有一天那种算法突破了现在算法的范畴,它能够在软件上,能够像病毒一样传播,但是光有这个是不够的,还要通过硬件的自我复制能力,如果机器人坏了,可能会自己找东西,自己维修,这是一套系统级的革命。这种算法能够通过自我反馈,不断调整,然后同时在硬件上也有这样自我复制,这相当于是智能爆炸,从简单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
谭福生
李轩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工智能机器人会成为一个新的物种,一个比人类更强大的物种?
对,强人工智能是爱因斯坦智商的好几倍,超人工智能是正常人智商的17倍,那时候人只是配角,人完全被强人工智能所控制。
从现在的技术发展来说,还有一个技术叫外骨骼技术,完全是人能够做的事情,包括在人脑中植入芯片,经过一个场景会把所有的大数据采集过来,通过虚拟现实把场景浮现的非常清楚。你现在看破案现场,要去找一些毛发,找一些细微东西,如果有了这样芯片之后,他手上有传感器放大,也可能把这些蛛丝马迹采集过来,通过大数据把场景发生了什么事情,谁谋杀了谁,谁从那个门出去,怎么出去,会像小电影浮现,人确实往这个方向发展,人机融合。霍金就是这样,完全靠脑来控制运动,他通过硬件,智能硬件,他会延伸很多,这其实就是一个心脏和大脑,就可以发声,可以出去,可以想各种各样的问题。未来人、智能、机器是融合在一起。
谭福生
李雨谏
我前段时间在研究三阶一爱,意思大概是说,我们在交流的时候一阶对方接收了,二阶你又重复了,三阶类似于情景,我不知道这三阶是什么概念,我看文章没有看懂,好象在具体情景当中对问题进一步的解释,类似于今天天气很好,你说是呀今天天气确实很好,伦敦的天气也很好,他会认为第三步是三阶。
还有一个我看到的核心的问题还是跟算法有关系,我们知道人类交流的基本单位是语言,计算机实现信息交流的时候用的什么算法,现在看来整个贯穿过程中,最终达到的是非常理性的,因为认知和思考仍然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我们知道人类最大的优点人有想象力的,他是情感的东西,我想问一下算法有没有可能进入想象力阶段,还是只能在人机1010这样序列中进行下去,不能跳出,这是我个人关心的。
第一个问题三阶理论,我们在做语义理解时会有类似的提法,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一定要放在一个场景下,一个情景中,这样才有意义。这个理论互通性,我真没有注意到,我再去看看探讨这个问题,这个在人类自然语义理解,人的话有的时候有相关,有的时候有言外之意,现在自然语言理解和自然的人有差别的,我们现在做自然语义理解这一块,也正在做这一项工作,也正在研究。
想象力这一块,我是在想,现在人工智能肯定还是在第一、第二层面,能够解决一些逻辑性问题,但是创造力,想象力肯定是下一个阶段人工智能要突破的,目前还是弱人工智能为主,我们讲的还是针对具体的问题,想象力这一块,我觉得还是要跨界,有一些搞艺术的,我们加入进去,目前算法我想应该够了,这个分层一层一层的,但是也是比较初期的阶段。
谭福生
石小溪
刚才谭总PPT里面介绍到了技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我们从两个方面,一个是美学层面,一个是商业层面,美学有浅层和深层,我们刚刚看出更直观的机器人,他成为表现的对象,成为一个主角。我们再看商业层面,商业上想到两点,第一点植入,机器人成为,在我影视剧里面可以成为一个广告,我对机器人进行宣传推广,他可以介入很浅层推广,也可以故事性情感幸甚层推广。第二个做的衍生产品,里面一个商业,做未来的场景开发,本来也会做一些有趣的小物件,这也可以结合影视剧做一些影视体出现,我觉得目前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目前是不是应该还没有到盈利阶段,可能更没有到一个针对目标客户群,包括要做家庭消费,或者针对他们进行一些营销推广,我很想问你们大概在哪个时间点把目标关注群会进行这样批量生产,当你们要进行批量生产的时候,你一定要宣传推广,我想知道这个时间点大概是什么时候?二是在那个之前,以及在那个时候是否会与影视行业进行合作。
做机器人分两类,之前在联想主要做消费端,我主要是做机器人技术普及化,从来没有想到这个东西市场去用。在联想也是移动手机过去,做移动消费端,这从我个人来说还没有到大面积走入家庭这个阶段,更多的是我们围绕着幼儿教育,也就是说有趣,又有点用,主要对家庭来说机器人背背唐诗,学学英语,停留在这样层面说,乐高的一些玩具,各种形象角色。但是最近机器人在教育领域,他有一些突破。比如说有一张片子影视作品的东西,其实做消费端也必须要走出去,要不然你影视公司做电影共同打造一个影视作品,如果做喜洋洋灰太狼,可能给小朋友放,小朋友非常喜欢,我们可以把某一种角色机器人化,一方面有助于推广,一方面销售过程当中相当于小孩子教育,在教育培养市场,相当于推广就做了。
我们同行有人正在做这样消费机器人,他们也是跟影视合作。一旦切入消费端肯定机器人要跟影视紧密合作,这种合作的可能需求是非常强烈的,一方面希望做机器人之前就跟影视有角色,机器人做出来之后也希望一起合作,这肯定是需要做的。
我们公司是以商超为背景,我做机器人主要给超市促销,伊利每年花钱促销,其实吸引眼球促销员也不是很好,我们机器人首先代表产品形象。另外可以酒店端盘子,我机器人可以部分替代,我们公司规划未来可能一两年以这个产品为主,未来两到三年,今年推出一个形象出来,我大概推广或者说未来两三年之后,这还是研发阶段,但是我们同行有一些已经开始做了很多事情,首先在影视也好,也找影视合作者做前期推广,我们到时候也可以合作。
谭福生
肖怀德
在超级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哪些方面是可以被人工智能超越的,哪些是不可能被超越的?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答案,我们可以分阶段来讲这个事情。
在弱人工智能时代的当下,机器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我们,比如说在计算上,在存储上,在通讯上。人是有情绪的,人在有些时候很在意胜败,其实在阿法狗和利李世石比赛中,机器不占有任何优势,机器没有情感,李世石肯定是有压力的,在弱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我觉得创造性的工作,是目前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越的,但是对于重复性的,比如说科大讯飞语音转文字,一定程度上确实对人类有协作作用。我们目前能够看得到的,但是未来强人工智能或者说超级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创意和想象力是不是还是不可超越,这就很难说。
谭福生
肖怀德
人类在推进科学技术前进的同时,需要构建一套怎样的界限或者标准,让这种科学技术不至于失控?
从人类发展史上来看,包括技术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展后,都会有理性的人在思考破坏力,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一旦开始之后,我们再也回不到起点了,只能不断改良,但这样总会有一个极限,这就是人工智能威胁论的观点。我刚才讲老王故事,可能会有人工智能的一些规则,但是总有一些部按照规则行使的,隔壁老王公司就是不断提高机器人效益,不断为公司提高价值,大家都在竞争,隔壁老王公司,还有隔壁老李公司都在竞争,谁赚钱更多,就让机器人联想学习知识图谱,其实大家没有料到,这个时候有强人工智能,他一下子把人类超越了,就发生了这样悲剧。有的事情靠控制很难控制,只能借构更大的体系。
谭福生
肖怀德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最后人类成为人工智能的奴隶,人工智能成为主人?
放的更长时间是存在的,我只能说是不是2045年值得探讨。
谭福生
肖怀德
现在国内探讨人工智能的时候,很多还是技术和商业的角度,一个是研究这些技术层面,一个是从商业应用的角度,不知道未来的人工智能,超级人工智能时代是不是需要一套社会普世规则,让人类和人工智能有和谐共处的可能性,这样规则的制定光靠技术和商业是完成不了的,文化的社会学包括哲学应该介入到这里面,不知道现在国际上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目前的人工智能没有像理想中发展地那么迅猛,只不过最近在算法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远远没有那么乐观。日本、韩国得机器人发展技术还是比较靠前的,他们已经开始有一些伦理学的专家参与进来,但是离我们想象中社会学各种学科进来还是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只是处于萌芽阶段。但是从国别这一块开始考虑,包括可信计算,你必须进入进来,机器人不能伤害你,不能出现毁灭性的想法,包括机器人的标准,也是第一考虑的安全性问题。
谭福生
肖怀德
机器人将来会像人类一样进行集体行动吗,有很大一个群体的行为,可能实现吗?
目前我们看,现在发展水平一二十年还是很难的,但是半信,比如说实现跨越,攀到平衡上面去可能会。因为技术还在发展,现在你看机器人是漏洞百出,包括出了很多丑,其实人类希望机器人摔倒很可笑,但是他是在进步,就像反馈理论一样,他不断的去学习,机器人有自己的网络,他甚至通过光波,超声波,这个时候自我完善,自我学习是可能的,通过自我完善和学习,会有一个基因突变,机器人基因里面有一套算法,他突变自我复制,这是最可怕的,那时候就是群体了。
谭福生◆ ◆ ◆
END
关于艺术与科学启蒙学习小组
科学,与时代赛跑;艺术,涵养内心;启蒙,生命觉悟。
这是一个以学会友、以学同行、以学启智的读书学习平台。
这里有一群热爱学习、热爱思考、热爱生活,跨领域、跨年龄,有着共同理想和价值观的朋友,每周举办一次读书学习活动,在一起学习新知、跨界交流、思想激荡。
我们的宗旨是跨界连接,适应艺术与科学的汇流,超越自我认知的边界,建立人与人的连接。
我们的主题是读书,读书本之书,读人生之书,读时代之书。
公众号内容版权归艺术与科学读书会所有。
任何组织、机构及个人不得擅自转载或二次修改。
转载或授权清联系我们。
ysykxqmxxxz@163.com
如果您有意愿加入艺术与科学启蒙学习小组,
请将个人简介,加入理由和分享主题
(研究成果,实践案例,经典阅读心得等)
发送到ysykxqmxxxz@163.com,我们将尽快回复您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