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开幕

 

8月26日,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的指导下,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CSDN共同承办的2016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是本年度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术和技术盛会。

大会为期两天,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工智能专家出席会议并作为大会嘉宾发言,近40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和业界精英的报告和讨论,内容涵盖了机器学习、人机交互、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或前沿研究和产业实战。大会报告及讨论详细解读了当前人工智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实践经验,展示了最新的技术创新产品与应用。数百家企业和学术机构的上千名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听众参加大会。


主题报告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谭铁牛,大疆创新科技公司董事长、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李泽湘,微软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IEEE Fellow邓力,Singularity.io公司联合创始人、国际计算语言协会会士(ACL Fellow)林德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国际人工智能促进会(AAAI)主席、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Subbarao (Rao) Kambhampati,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Tomaso Poggio等8位人工智能领域著名专家从人工智能现状,深度学习的局限和出路,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到自动问答的升级,人机协作的规划,再到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的最新交叉研究分别进行深刻解读,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谭铁牛院士在题为《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考》的报告中,深刻地解读了中国人工智能实践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李泽湘教授在题为《智能机器人:从学术研究到创业创新》的报告中,全方位地分享了智能机器人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阐述了在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原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研究问题,分享了如何基于理论研究设计和研发产品级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智能装备、无人机、地面移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


邓力在题为《驱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多种应用的三类深度学习模式》的报告中,阐述深度监督学习、深度非监督学习和深度强化学习等三类深度学习模式的关系和区别,以及这三类深度学习模式和大数据的关系,并通过微软团队的实践案例,详细说明了在不同人工智能应用选用不同深度学习模式的理由和实际效果。


林德康在题为《从搜索引擎到回答引擎再到动作引擎自动问答》的报告中,希望搜索引擎已经逐步实现的自动问答(Question Answering)技术再次升级,成为一种动作引擎——它通过执行一系列操作帮助用户完成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仅仅提供信息。在报告中,他对回答引擎与动作引擎的方法给出一个概述,并讨论了NLP和机器学习的技术挑战。


李德毅院士在题为《交互认知:从图灵测试的漏洞谈开去》的演讲中,剖析了交互认知的内涵以及图灵测试在交互认知中的瑕疵,并以浅层次、短时长的聊天为突破口介绍交互认知的研究进展。他还介绍了人工驾驶和自主驾驶中的三类交互认知的协商和学习方法。


蒲慕明院士带来了他的深度思考成果——主题报告《神经科学能为人工智能带来什么?》。他认为,神经科学研究未来突破的关键在于阐明复杂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引入神经科学所阐明的网络和细胞的概念能大幅度地增加人工神经网络计算的效率。他进一步提出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借鉴的神经科学概念,并讨论未来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两个领域的交叉融合的可能途径。

除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两天的大会还设置了“人工智能驱动的人机交互”、“人工智能产业论坛”、“人工智能青年论坛”和“机器学习的明天”等四大专题论坛,近30位发言嘉宾就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和产业实战展开对话,并回答与会听众的深度提问。


人工智能驱动的人机交互论坛由360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颜水成和腾讯科技微信模式识别中心技术总监陈波共同担任联席主席。


论坛嘉宾包括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林元庆、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CEO余凯、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周明、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孙剑和商汤科技CEO徐立。


论坛内容:就神经网络时代的视觉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在聊天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不同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应用,进行深度讨论和分享。


人工智能产业论坛的联席主席是出门问问创始人& CEO李志飞和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郑宇。


论坛嘉宾包括蚂蚁金服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漆远、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吴甘沙、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格灵深瞳联合创始人&CTO赵勇和京东集团PCL实验室研发总监陈宇。


论坛内容:8位专家围绕产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各自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商、金融领域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投融资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人工智能青年论坛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特别研究员崔鹏和百度公司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执行总监沈抖共同担任联席主席。


论坛嘉宾包括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副系主任熊辉、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亮、天眼查CEO柳超、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张敏和时趣首席科学家王绪刚。


论坛内容: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或工业实践进展,围绕“当青年遇上人工智能:基于还是泡沫”展开了精彩讨论。


机器学习的明天论坛由滴滴研究院副院长叶杰平和第四范式创始人&CEO戴文渊担任共同联席主席。


论坛嘉宾包括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特别研究员朱军、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林宙辰、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铁岩、今日头条科学家&头条实验室总监李磊、腾讯AI Lab计算机视觉组负责人刘威。


论坛内容:共同就机器学习的一阶优化算法、大规模机器学习与哈希、交互式机器学习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理解和对话等话题同台论道。


前沿成果展示

除了两天的精彩报告与研讨外,大会还设置了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和应用展区。来自云知声、京东、时趣互动、百度开放云、腾讯微信、神州数码、英伟达、天诚盛业 、上海中科智谷人工智能工业研究院、图普科技、图森互联科技、易道博识和商汤科技、IJAC(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Springer、异步社区 、博文视点等17家机构展示了他们为人工智能发展所做出的最新成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