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来自三维世界的人工智能,让BAT未来“非常无聊”

互联网的普及花费了3~5年的时间,云计算、大数据从行业名词普及至大众用时2到3年,而“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则让人工智能概念一夜间为社会所追捧。谷歌总裁桑达尔·皮查伊甚至预判,计算机将不再是物理设备,而是智能助手,“世界将从移动优先变为人工智能优先”。

中国未来产业分为三种:一维的传统产业——二维的互联网产业——三维的智能科技产业。一维世界正在推倒重建,二维世界被划分完毕(BAT掌控),三维世界正在形成,高维挑战低维总有优势。所以网店可以冲散实体店,而微信的对手一定在智能领域诞生。因此,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我认为BAT未来会成为非常无聊的公司,现在年轻人找工作应该找未来的机会,而不是过去的机会。”8月25日,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6年夏季高峰会上,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直言。

当然,百度首先“不答应”。因为百度也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的增长机会已经不多了”,在当天的论坛上,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互联网的下一步是人工智能。”

以下为李彦宏在2016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峰会演讲精选:

互联网的下一幕:人工智能

上一幕就是PC互联网。应该说,互联网从90年代初期开始商业化,一直到大概四、五年之前,一直是一个基于PC的网络、或者说体系。在这段时间里,产生了绝大多数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公司。在美国,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等;在中国,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等。

最近这四、五年,可以说是互联网的第二幕,也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也诞生出了一些新的公司,像美国的Uber、Airbnb;在中国,像美团,还有滴滴、今日头条等等,也有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出来。但是无线互联网这一幕的时间其实比很多人想象得都要短,只有四、五年的时间,未来我们大家再去看,靠无线互联网再诞生新的商业模式和再去催生创新型互联网公司的可能性,其实是越来越小了。

对于中国来说,我回国创立百度的时候只有不到1000万的互联网网民,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今天已经有7亿多互联网网民了。但是这样的增长趋势在未来不会再有了。7亿多网民已经是50%以上的渗透率,以后再靠越来越多的人上网,这事儿就靠不住了。同样,在过去两三年的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换成了智能手机,再靠新智能手机用户上来也不行了。

所以国家政策依靠“互联网+”带动整个经济,来推动“新常态”继续保持增长,但是互联网的增长要靠什么?这就是我所说的互联网的下一幕。在未来,在什么领域还会诞生大型的公司、创新型的公司、高速成长的公司呢?这是同样需要我们思考的。

其实答案也非常简单,最近、尤其是今年以来,这个词非常热,简单讲就是四个字“人工智能”。我认为互联网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能的时代。

人工智能影响最重要的是制造业

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过去几年,人工智能确实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进步神速。以至于我们看到有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人,像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都开始呼吁大家要关注人工智能有可能带来的风险,即机器有没有可能去控制人类。我听说,最近有一些专家给中央领导写信,就是讲“人工智能被吹得太过了,其实人工智能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应该更关注它在市场当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第一要考虑,人工智能今天能做什么,在不远的将来能做什么;第二要考虑,人工智能会影响哪些行业。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它会影响很多行业。我认为影响最重要的一个行业、其实也是中国非常大的行业,就是制造业。

大约五、六年前,有一个词在中国特别流行,叫做“物联网”。那时候我们总说,这个“物联网”的英文叫什么,搞来搞去说是叫Internet of Things,IOT。但是,五、六年前这个概念没有火起来,一直到今天,物联网也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移动互联网起来之后,很多人特别喜爱欢可穿戴设备,也是觉得它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到今天我们看,可穿戴设备也没有变成一个很大的市场。

但是,当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时候,物联网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市场,它会彻底地改变我们的制造业。在我看来,将来所有的制造业都属于人工智能产业,或者说物联网产业。所有的商品都要能够联网,都要能够把数据回传到云端,都要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对这些技术进行分析,让它能够给我们的消费者、给我们的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其实,这个东西不是一个想像,这个东西已经是一个现实了。比较典型的产品是什么?是亚马逊的Echo。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用过这个,表面上看它就是一个音箱。但是当它被赋予了人工智能的技术或者能力的时候,你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它可以和你对话、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可以给你唱歌、可以给你读书,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它把你的手解放出来了,让你不再需要按键、输密码、 打开App,这种感觉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

人工智能可以改造音箱,人工智能也可以改造很多很多今天能够买到的商品,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会非常深刻地改造制造业。

自动驾驶两路挺进殊途同归

还有一个最近两年非常热的行业,也会被人工智能彻底地改变,这个行业就是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时候,一开始分为了两个阵营:一个阵营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厂;另外一个阵营就是谷歌和百度在做的全自动驾驶或者说无人车。这两个阵营各有各的一套逻辑。

传统的车厂都认为完全无人驾驶其实是非常难的技术问题,需要很多很多年以后才能够变成现实,所以我们需要走一个渐进式道路,一步一步把司机解放出来。今天大家看到的特斯拉,其实典型就是在走这样的路。

所有你能想到的主流车厂也都在朝着所谓的“ADAS”(高度自动驾驶)方向在努力。高度自动驾驶,其实并不是百分之百的自动驾驶,它是可以解决很多常见场景下的自动驾驶,但是遇到极端情况时它还是需要人的干预。

那么这样的思路有什么问题呢?最主要的还是安全问题。人类司机以为可以自动驾驶了,但是到极端情况的时候其实自动驾驶技术是处理不了的。而人一旦对自动驾驶功能形成依赖就会放松警惕,遇到极端情况时来不及获得对于驾驶能力的控制,所以出安全事故的概率反而会更高。这是我们所担心的问题。

怎样使100%的情况都能够通过机器来处理?现在机器下棋可以赢世界冠军,但是机器开车恐怕连一个普通的司机都比不过。因为要处理的东西是非常非常复杂的,最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的问题。

再具体讲是 Computer Vision(计算机视觉)的问题。人能够看出来前面跑过来一个小孩,但是机器能不能知道他是小孩?那边有路障是不动的,机器能不能知道它不是不动的?当下雨了、能见度变差了,人能够辨别出来前面有什么障碍,但是现在机器还很难辨别出来。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全自动驾驶需要解决的,而解决这些问题在技术上又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我们也曾经讨论过,政府在哪些方面能够帮助自动驾驶的时代早一天到来?其中有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就是让每一个活人都戴上一个小小的金属片,这个金属片能够被动地被自动驾驶汽车所探查到,这样自动驾驶汽车起码可以避开行人,至少不出交通安全事故、不会死人。这样,全自动驾驶的技术就会有更多的空间来发展自己、逐步成熟。

两条道路各有利弊。汽车工业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在中国可能就是十万亿大产业,我们很难讲哪一条路最后会成功,但我们基本上还比较自信,自动驾驶的时代有一天会到来。

精准医疗虚拟现实都到碗里来

这是对汽车工业的改变,其实对很多其它产业也会有影响,比如对健康产业、娱乐产业都会有比较大的改变。最近几年,在健康产业中精准医疗非常热,所谓精准医疗就是个性化的,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不同的药。什么药对什么人是有效的?需要分析他的基因的状况,当然也跟后天的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对于基因的分析,哪些人基因是相似的,相似的人会得什么病?对什么药会敏感?好像有一种说法是“癌症的化疗只有六分之一的人会有效”,那么对哪六分之一的人有效?需要医学的、健康的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技术进行结合来解决这些问题。

娱乐产业其实也会被深刻地改变,大家熟悉的VR和AR未来很可能会成为主流的内容形式。其实AR的背后需要解决的也是计算机视觉的问题,当你拍一个东西,需要能够识别出来这是在哪,拍的是什么。语音技术最近几年也迅速地成熟起来了,成熟到什么地步呢?它其实可以人工合成几乎所有人的声音。

为什么这个会改变娱乐产业?现在我们要拍一个片子,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要和大牌演员签约、请他来拍,他要在现场待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拍出一部片子来。当语音和图像技术进一步成熟,理论上以后就不再需要大牌明星到现场来拍。他只要授权给你,把他的声音合成出来,照片图像拍完之后也通过自动合成,让他干嘛就能干嘛,这事儿就解决了。当这些事情都变得可能之后,娱乐产业也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刚才讲的这几个产业都是非常非常大的产业,对于很多小的产业我们也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有很大的影响力,可以改变很多很多。我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但如果在座的各位对你们所在的行业足够了解,同时又了解一点人工智能技术的话,我相信你们能够想出来比我更多的创新空间。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