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造价分析与管理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是我们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大的课题


一、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造成市场竞争不规范,影响了合理定价 长期以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却以更大幅度增加,这样也就助长了建筑市场竞争中的不规范行为

  2.由于施工企业之间的历史差异,难以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   最低价中标法体现了公平的市场竞争原则,但他在额我国适应不良、水土不服的关键原因是建设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企业还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的市场主体,无法避免“价格大战”式的恶性竞争,但只要对“什么是低成本价报价”进行详细界定,恶意低标是完全可以防治的

  3.工程肢解发包,行业垄断严重 由于建筑市场缺乏规范的法制管理,某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中不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肢解工程多方发包

也有某些行业依靠特权垄断发包

造成现场的总包单位无协调安排进度和对现场的统一管理,造成施工中的浪费

工程肢解发包和行业垄断增加了中间环节,抬高了工程造价,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4.对建设单位的不规范行为缺乏约束机制 现阶段我国投资体制还不完善,责任机制还不健全,负责工程发包和工程款支配的建设单位和工程建设的效益缺乏直接的利害关系和约束机制,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使得建设单位在建筑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

建设单位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进度、质量和造价建筑市场能否规范运行,直接取决于建设单位的行为是否规范由此可见建筑市场治乱的首要着眼点,就是要规范业主的行为

二、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举措   1在建设工程造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无论是体制上还是思想观念、人员素质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

因此,在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进程中,既要肯定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又要认真分析它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弊端,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运用价值规律的原则,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去健全和完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针对当前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造价管理的改革应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健全法制、完善法规

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依法管理,尤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更应加强法制建设,要健全法制、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建筑法》为核心的建筑法律体系,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走向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法制轨道;要继续完善建筑施工   2.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业主行 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贯穿于建设全过程的始终,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离不开建设单位的参与

因此,建设单位的行为对工程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各主管部门应对建设单位在建设阶段的行为依法加以规范和约束,要强化施工总承包职能

总承包单位有能力和资质的,应尽量自行承担水、暖、煤、电、消防和装修等的施工,严禁建设单位强行分包工程任务

工程建设的材料设备应主要由承包单位负责采购,加强验收

建设单位若需自己采购的应在合同中明确其责任和要求,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材料设备,承包单位有权拒绝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行要求承包单位购买其指定厂家生产的材料、设备

要严格审查标书合同,对违反规定明显不合理的条款如过分压工期造价及过分要求质量达优的应予以取消

  3.规范中介服务,提高竞争能力 中介机构是建筑市场中不可缺少的服务主体,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提倡服务社会化、市场法制化

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就是一种有偿的社会化服务,在目前条件下,我们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为工程承发包双方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对中介机构不合格的要清除

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制定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业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以优质的服务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共同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4.提高企业素质,规范承包行为 实行建设工程招投标以来,承包单位承揽施工任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投标取得

因此,必须规范招投标市场第一,建立联合办公制度


发表回复